第(3/3)頁 趁著宵禁之前,他一路快馬,來到城北,看著那占地廣闊的府邸,翻身下馬。 急劇的喘息了幾聲,卓瑋整了整衣衫,又卷了卷袖子,露出梅花印記,大踏步的走上前去。 …… 雍王府內。 李賢聚集了一群大儒,正在商討如何整理校注《后漢書》。 《后漢書》以晦澀難懂聞名,有梁人劉昭的注,評譽最佳,但李賢卻覺得不夠,他要自己編注一套,青史留名。 這并不是妄自尊大,在文學造詣上,李賢毫無疑問是武后四子中最強的,當年太子編著《瑤山玉彩》,是掛名性質,具體工作都是由上官儀、楊思儉等大儒來做,而李賢編注《后漢書》,則是親自上陣的。 剛滿二十歲的年紀,他在修辭、音義、俗雅方面就樣樣精通,各家釋注有何優缺,怎樣修釋補正,都了然于胸,更是親自尋章摘句,津津樂道。 如此才華,令白發蒼蒼的大儒學士撫須微笑,露出喜愛之色。 不過他們的笑容很快消失,因為有侍從入內稟告:“外面有一位文士,自稱是梅花內衛,求見大王。” 李賢倒是沒有什么厭惡之色, 反倒滿是好奇:“為什么來找本王?” 他又轉向眾多學士,笑道:“你們是不是都討厭梅花內衛啊?說些趣事來聽聽!” 他方才研究經史時,是一副老學究的模樣,此時又像是未及冠的跳脫小郎君,眾人有些無奈,齊齊行禮:“臣等告退!” 李賢眉頭揚起:“梅花內衛真是好威風,諸位先生一定要在王府用膳!” 眾學士紛紛退下,李賢也沒怎么放在心上,隨口吩咐道:“去將那梅花內衛引往偏廳,讓他等著,本王也餓了,用完膳后,再去見他。” 正說著呢,王傅張大安走了進來:“大王!” 張大安是親王府的王傅,從三品,身為凌煙閣二十四臣張公謹的兒子,家學淵源,與李賢的關系就像是戴至德之于太子。 對于這位老師,李賢一向是很尊重的,趕忙行禮:“王傅。” 張大安還禮:“大王,老夫剛剛見諸位學士面色有異,發生什么事情了?” 李賢道:“一個梅花內衛來府上拜見,也沒有遞拜帖,安排在偏廳,等用膳后再見吧。” 張大安臉色微變:“梅花內衛?圣人英明,將梅花內衛留在長安,不干涉百官事宜,為何會突然來東都,還拜見大王?此事恐怕非同小可,老夫愿與大王一同去見一見此人。” 李賢摸了摸肚子:“現在嗎?可是本王餓了……” 眼見張大安面容嚴肅,他無奈的道:“好吧好吧,王傅請!” 兩人一前一后走入偏廳,就見緊張的卓瑋猛然起身,大禮參拜:“卑職拜見雍王殿下!” 李賢愣住,張大安的臉色立刻沉了下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