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少林寺乃禪宗祖庭之一,自達摩以來,以《楞伽》印心,至四祖道信,又增加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到了五祖弘忍,禪者的修行已經寓于生活點滴之中,一切都可作佛事,都可為頓悟的契機。 惠藏近來確實感到了瓶頸,這群來者不善的朝廷官員,或許正是他突破的契機。 就在惠藏沉吟之際,一位氣質與少林寺上下頗為不同的僧人,來到面前見禮:“貧僧有一言,還望維那垂聽。” 惠藏看著此人,眉頭微微一揚:“法明?” 這位是從岐州法門寺轉過來的僧人,少林寺很少接納轉寺僧人,因此印象頗深。 更讓惠藏在意的是,法明剛剛入寺的一段時間,夜間常常驚醒,噩夢纏身,囈語不斷,后來才恢復正常。 惠藏想到外面來者的目的,聲音微沉:“你就是外來者所說的賊匪?” 法明有些不悅,他曾是皇家寺院的高層,無論是輩分還是地位,都在這區區少林維那之上,聲音冷了下來:“貧僧有度牒僧籍,已與法門寺察驗,豈是賊匪?貧僧是與內衛李機宜有舊,特來提點。” 惠藏聽了提點兩字,也不太高興,寄人籬下之輩,有何狂妄的資格,卻還是問道:“內衛李機宜,就是外面那個前來傳詔的圣使么,他是怎樣的人?” 法明露出敬意:“李機宜悟性絕頂,不喜不悲,萬物都不縈于心,實乃佛子臨塵,維那絕不可與之作對!” 惠藏一怔,看他的目光頗為古怪,敷衍道:“老衲知道了,這李機宜若是不與我寺為難,老衲自然不會對他如何……” 這回換成法明看他的眼神古怪了,卻也不再多勸,雙手合十,行了一禮,轉身離去。 離開惠藏一行,法明思索片刻,露出堅定之色,來到了一間院落前:“智恩!智恩!你能否幫貧僧一個忙,給內衛機宜使李元芳帶一個口信?” 谷榌僧人智恩應聲走出,聽了請求后,有些怕生道:“法明大師,小僧不知那位李元芳是何人……” 法明道:“李機宜就在寺外,內衛中最年輕,地位卻又最高,還最喜歡飲茶的,就是他了。” 僧人智恩不解:“法明大師,你為什么不親自見那人呢?” 法明嘆了口氣:“李機宜出使吐蕃之前,曾經拜托貧僧追查一件事,貧僧卻是一時膽怯,遲遲不敢現身……” 主要是追查出的真相實在恐怖,法明為此擔驚受怕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遠走法門寺,避入其他佛門寺院。 他終究享受慣了,真要去一個小寺院也受不了,干脆就選擇了這洛陽附近的少林寺,沒想到李元芳還是出現了。 法明雙手合十:“此乃佛祖之意,貧僧不該回避,你幫貧僧給李機宜帶個口信,就說得三藏法師傳授唯識勁的人是誰,貧僧已經知道,此事干系重大,讓他避開其他所有內衛,單獨一人來此。” 僧人智恩似懂非懂,往前殿走去。 目送他的背影,法明抿起嘴,又開始喃喃低語:“這是不是多此一舉了?或許直接當面說出秘密,更加安全些?” “不行,除了李機宜,內衛的其他人都信不過,如果李機宜不來赴約,貧僧也已盡了心意,不負佛子!” 法明位于院落中,默默等待,起初心情忐忑,漸漸的平靜下來,無念無相,佛法隱隱有了精進。 當院門重新開啟,他不急不緩地舉步迎上。 然而出現在面前,并不是要等待的人,而是一道籠罩在黑色中的身影,雙目森寒地凝視著他。 “阿彌陀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