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趙郡李氏托媒去鄭氏納采時,其實還有些顧慮,畢竟鄭小娘子是遇到浪蕩子敢撕婚書的彪悍角色,雖然他族內娶妻的不是浪蕩子,但萬一其他方面不滿意,又發作起來,著實不好收場。 可現在鄭仁通入閣,儼然是山東士族的頭面人物,這場親事定得太對了。 雙方皆大歡喜,自然喜氣洋洋。 由于是傍晚時分正式開始,等到鄭府門前,天都黑了。 這也是正常,古人結婚大多是在黃昏時分,結婚的“婚”字,就是代表黃昏的意思,唐朝的《儀禮注疏》有言,“士娶妻之禮,以昏為期,因而名焉。” 而鄭府大門緊閉,門內的姑嫂和女家這邊的儐相,嚴陣以待。 聽到外面的動靜,賓客們也紛紛來到堂前,含笑而觀。 鄭仁通位于正中,老懷大慰。 不省心的終于出去一個,謝天謝地。 實際上另一個也跑了。 得知鄭仁通升官,入閣為相,又被任命為輔政大臣后,鄭輝火速辦理手續,帶著顏娘子就去江南上任。 宰相之子納都知娘子為妾,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為京城頭條,好事的文人還不知道要編排出多少故事,如果爆了一個,在民間大肆流傳,鄭仁通的老臉沒地方擱,回府就不是打斷一條腿的事情了。 所以鄭輝要立刻跑,古代通訊不發達,只要不在眼皮子底下丟臉,就是眼不見心不煩,也沒多少人盯著。 畢竟納妾終究不是娶妻,如果鄭輝敢娶賤籍的顏娘子為正妻,那就是觸犯律法,官府會出面干涉,判鄭輝丟官,罰做兩年苦役,顏娘子打回原階層,不享受正室待遇,良賤涇渭分明,不可跨越。 現在此事總算過去,李彥作為賓客站在邊上,看到這位老爺子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不由暗暗好笑。 不料鄭仁通轉了過來:“元芳,你也近弱冠之齡,這婚配之事是不是要上上心?” 李彥笑容微滯:“多謝鄭叔關心,我爺娘都在操心此事……陛下有意再往東都一事,鄭公以為如何?” 鄭仁通道:“洛陽乃天中,所出四通八達,連接海內四方名邑,此前更有種種政務未盡,老夫自是贊同的,李閣領呢?” 大佬之間先做溝通,后面才好執行,李彥直言道:“最好的辦法,肯定是在兩京之間調控平衡,但那暫時無法實現,我是贊同側重洛陽的,如今關內百姓還很困苦,不該再給他們添加負擔。” 鄭仁通十分欣然:“李閣領所言甚是。” 對于山東士族而言,待在長安,關內士族就不可能壓得下去,必然是以那些人為主,只有在天中洛陽,各方的有才之士才能更好的在朝堂上各自擁有話語權,能有李彥這位關鍵盟友,自然高興。 不過開懷之后,他又將話題轉移回來:“老夫雖然沒有福氣,但我鄭氏女賢良淑德,家風嚴謹,可為良配,元芳不妨考慮考慮。” 李彥想到他對鄭小娘子的頭疼,心想你說這話臉不紅嗎,不過也知道五姓女持家確實好,只能道:“不瞞鄭叔,宮內有些波折,我是怕有所牽連。” 鄭仁通臉色微變:“近來是有消息,太后要為長公主擇婿,原來真有此事,莫非是選中了元芳?” 李彥淡然道:“太后垂愛,臣誠惶誠恐,只是長公主連十歲都未滿,太后就要擇婿,愛女之心未免過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