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謝氏掩嘴輕笑:“我兒身邊的貓兒都是與眾不同,真好!” 說完貓兒后,謝氏稍稍猶豫,但還是道:“元芳,江南如今的情況,我上次也與你說了,淫祀不絕,匪賊不寧,聽說你推舉了一位大理寺丞去江南,會不會有風險?” 李彥知道謝氏是關心自己,點了點頭:“請母親放心,江南一地的情況我早有關注,此次的舉薦也是深思熟慮的,別的能臣不能確定,我身邊的這位狄懷英,確實可以去收拾來侍郎留下的爛攤子。” 李德謇見兩人逐漸熟絡,眼中滿是欣然,聽到這里才開口道:“來侍郎回來得太匆忙了,他如果愿意在江南維持穩定,哪怕只要月余,局勢都不會如此。” 李彥目光一冷:“先帝駕崩,遺詔指定五位輔政大臣,來侍郎是其一,他急匆匆從江南趕回,原本無可厚非,畢竟萬一回來的晚了,新朝的格局初步穩定,屬于他的權力就會變小。” “但千不該萬不該的是,此人為了名正言順地回歸,不僅將江南之事撂下,居然諸多隱瞞,導致朝中誤判江南局勢,以為之前的禍事已經完全平復,此次爆發起來,才會措手不及。” 李德謇嘆了口氣:“問題是舉報來侍郎瞞報的,是梅花內衛的明閣領,出于對梅花內衛的厭惡,現在御史臺完全站在來侍郎一邊,已經是淪為一筆糊涂賬。” “在這種情況下,去平復江南局勢的人,壓力就更大!” “那狄懷英是你從并州法曹之位提拔上來的吧,斷案確實是能手,但治理一方,又是否有那個作為?” 李彥毫不遲疑地道:“我信任狄懷英。” 李德謇提醒道:“元芳,來侍郎可是宰相,還出身揚州,都未解決江南之亂……” 李彥笑道:“父親,你別看狄懷英資歷尚欠,又胖胖的,但此人也是有宰相大才的。” 李德謇目光微動,閉上了嘴。 李彥行了一禮:“父親,母親,那我去練武了。” 眼見李彥挺拔的背影徹底消失,謝氏才低聲道:“你為什么不多勸一勸?” 李德謇撫須道:“我也是剛剛想到,他年少位高,鋒芒過盛,之前又斬了武氏外戚,已經被許多人盯上,受些挫折也好。” “身邊隨便一個法曹出身的官員,就有宰相大才?” “元芳還是犯了年輕人的通病,過于自信了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