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紫微宮。 乾元殿。 此乃宮城正殿,隋稱乾陽殿,后來毀于戰亂,等李治將洛陽定為東都時,才下令在原基礎上營建,如今的地位就等同于大明宮中的含元殿,歷史上武周時期, 也正是這座殿宇被拆除,修建了明堂。 今日李弘就位于此處,接見凱旋的西征將士和朝貢的各國使者。 群臣肅立,就見一群將領身穿戎甲,風塵仆仆地走入大殿。 群臣側目。 裴行儉原本是標準的儒將,頗似二館里的教書博士,此時硬朗的身軀則完全是沙場宿將。 安元壽已經年過七十, 摘下頭盔時, 頭發全白, 所幸精神不錯,老當益壯。 還有黑齒常之、王方翼、程務挺、李多祚等將領。 他們或是脫穎而出,或是得裴行儉提拔,儼然成為新朝干將,不用擔心后繼無人,也不用擔心無辜被害。 李弘顯然對于眾將的回歸相當高興,提振精神,沉穩的聲音回蕩在殿內:“諸軍群勇,悍赴邊疆,為國遠征,今論功行賞……” 禮部官員出列, 具體宣讀,眾將露出喜意。 裴行儉拜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身兼文武兩職,權柄僅在宰相之下。 以他的資歷和功勞完全能夠入閣, 但由于如今的中書令是裴思簡,要等裴思簡告老,才能接替其為相。 而安元壽升任左武衛將軍, 檢校左羽林軍,正式邁入三品行列,服紫袍。 這位早在渭水之盟時,就護衛在李世民身邊的三朝老將,因功進封凉國公。 黑齒常之、王方翼等將,則都成為軍隊中堅,封妻蔭子,不吝封賞。 位于群臣中的李彥,為眾將感到高興的同時,目光又微凝。 因為他沒有看到丘英。 禮部封賞的名單里面,倒是有丘英,封右武候將軍,同樣入三品,封天水郡公。 只是人并未一同歸來。 眼見李彥尋找,安元壽的目光轉了過來,和他交換了一個眼神。 李彥心頭大概有了數,定了定神, 視線又看向后面的使者。 隨著軍隊一起回歸的,還有吐蕃、吐谷渾以及西域諸國的使者。 西域諸國自不必說, 之前大非川慘敗, 他們的使臣立刻云集吐蕃王城。 如今吐蕃龜縮,大唐軍威浩蕩,又來洛陽乖順跪舔,都是墻頭草順風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