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剛剛與金良圖聊的是奴隸商人的抓捕,正如早先擔憂的,那些唯利是圖的奴隸販子,真的膽大包天到將唐人大批量地往新羅送,賺取暴利。 金良圖和弓嗣光一官一商,聯手搗毀了三個窩點,剛剛解決的已經是今年的第四個,又抓到了至少上百人入刑部。 郭元振聽得都有些敬佩,這位的工作能力確實很強,又極具原則性,怪不得得六郎看重,開始描述案情:“此案關系到十多年前流放入嶺南的長孫一族……” 金良圖仔細聽完,臉色微變,頗為不解地道:“新羅蕞爾小國,豈會有醫術那般高超的人?” 李彥道:“由于周國公幾乎記不清具體細節,那位游方醫士給其父所用的藥方也不知道,目前還不能確定那人的醫術是否高明,退一步說,他是新羅人,也可能是在大唐學醫,這并不矛盾。” 金良圖恍然:“李閣領所言甚是,但如此一來,大海撈針,不好尋找啊。” 李彥道:“正常情況下確實難以尋找,不過此人如果在新羅有所地位,是不是可以通過在大唐的新羅人來查詢線索,此案也是歸于都官司負責,我們才會來此。” 金良圖內心敏感,換成別人詢問,肯定是極不舒服,可這位是他的伯樂,一向不在意他的出身,頓時排除雜念,仔細想了想道:“那恐怕要去問一問左領軍衛將軍金仁壽了。” 為了怕李彥不知道這是何許人,金良圖緊接著解釋道:“這位是新羅武烈王金春秋之子,如今的文武王親弟,在滅百濟和高麗的戰爭中出力甚多,頗得先帝信任……” 實際上金良圖一提醒,李彥就想起那個新羅外交家來。 金仁問,字仁壽,新羅國王族,朝鮮半島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 當然,外交家是比較高情商的說法,實際上就是新羅當年跪舔大唐時,派過來的人質,等到新羅獨占遼東半島,開始露出不臣之心后,這位的處境就比較尷尬了。 不過金仁問還是主要偏向大唐的,歷史上唐羅戰爭期間,李治還立其為新羅王,卻未能回國赴任。 因為那個時候的大唐,連連挫敗于吐蕃之手,對于遼東半島的局勢已經失控,李治敕封一個親唐的新羅王,只是名義上好聽,無法成為現實。 如今不同,自從大唐把吐蕃壓制住,新羅雖然不老實,但終究不是明面上反抗,只敢在暗地里搞點小動作,似這種皇族質子就有其意義了。 對于親信,李彥向來問得很直接:“金仁壽對于故國是否懷念?” 金良圖想了想,謹慎起見,還是不敢貿然評價,字斟句酌地道:“這點下官難以確定,不過這位麾下有許多投奔的新羅人,都有一技之長,如果那位游方醫士真是新羅人,從他那里最可能獲得線索。” 李彥露出贊許之色,這樣不偏不倚的評價才是他需要的,頷首道:“多謝金郎中了,你的意見對于我們查案很重要。” 他準備離開,但金良圖目光一動,卻主動道:“此案既然與嶺南流人有關,下官愿與李閣領同行,一起追查真相。” 郭元振有些詫異,武承嗣露出冷笑,心里罵了個爽:“此新羅奴想立功怕不是想瘋了,連昔日的皇子都敢正面針對?真是蠢貨!” 李彥也做出婉拒:“金仁壽畢竟是新羅的皇子,又曾得先帝看重,萬一不予配合,可能會有小小的沖突,此事金郎中并不方便出面。” 金良圖目露堅定,行叉手禮:“多謝李閣領愛護,但下官心意已定,新羅不沐我大唐天恩,早該施以懲戒,我等當為表率,望李閣領成全!” …… 半個時辰后。 金良圖帶著興奮之色,回到了府邸上。 如今天色已晚,不便去尋金仁壽問話,便約定明日繼續。 李彥最淡然,按部就班的查案,郭元振剛從嶺南回歸,對于這件案子也極為上心,武承嗣覺得內衛查案也不是想象中那么辛苦,倒有些依依不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