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擔心的是曉川(五級官員)、豆善(六級官員)、良臣(七級官員)、山世(八級官員),這個階層的官員既有了一定的眼界,又不滿足于自身的地位,是最可能投靠大唐的。” 金政明沉默片刻,緩緩開口:“我知小妹之意,然我新羅并無唐人的內衛,根本無力盯住那些人,貿然為之,反倒會將之逼反……” 金智照露出自嘲的笑容:“我其實也明白這點,只是內心深處,終究也不希望承認我新羅的弱小,有心無力啊!降了吧,讓我族子民少些傷亡,他日若唐國內亂了,還有如吐谷渾般的復國機會。” 金政明惱羞成怒:“降降降,你就知道降!你是不是去了大唐后,心已經不在我新羅了,老是想著當唐人?” 金智照再也不理這個兄長,徐徐起身,將懸掛的佩刀帶著,往屋內走去。 她一襲白袍,長發披肩,邊走邊以祭祀的語調高頌:“若有背盟,二三其德,興兵動眾,侵犯邊陲,明神鑒之:百殃是降,子孫不昌,社稷無守,禋祀(祖宗)磨滅,罔有遣余……” 這是當年新羅與大唐結盟時的誓言,意思是新羅將來若有背棄盟約的地方,就將應其中的毒誓,如今唐軍的檄文里也引用了部分。 此時說出,傷害極大。 金政明暴跳如雷的聲音從外面傳來:“安敢如此!安敢如此!好好將這賤人看住,以防她通敵賣國!!” …… 嗣圣二年。 唐軍入新羅。 進阿達城,拔之。 進七重城,拔之。 進石峴城,拔之。 進赤木城,拔之。 進買肖城,拔之。 而每一座新羅重城的淪陷,都伴隨著多名中層官員的倒戈投降,喜迎王師。 唐軍進攻的節奏不急不緩,既不像滅百濟時直搗黃龍,也沒有特意拖延。 歷時三月,兩路大軍齊聚新羅王城,金城之下。 滅國!滅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