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或許不只是趨勢了。 因為下一刻,贊普和欽陵側身讓開,齊齊行禮,四位茹本發現,王妃帶著一個小小的孩童,從后面走出,然后在他們的護送下,一路走到屬于贊普的高臺,坐了下去。 孫波茹本的臉色頓時變得無比難看,死死地瞪著王妃,眼神里遏制不住心頭的怒意。 其他三茹也眼神交流,之前就有傳聞,王妃和噶爾家族結盟了,他們早有這一幕的心理準備,可親眼見到依舊感到震撼。 無論是從噶爾家族是架空王權的權臣角度,還是早年噶爾家族出身蘇毗國的奴臣,王妃卻是王女貴脈,雙方都是死對頭,居然會選擇結盟,只能說政局風云變幻,確實沒有任何絕對。 贊婆繼承了大論之位,同樣也是衛茹茹本,來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卻不坐下,再度對王妃恭敬地跪拜行禮:“請王妃和王子代表贊普,舉行會盟!” 虎頭虎腦的兒子極為好動,王妃一只手緊緊將他抱在懷中,另一手抬了抬,擺出了儀態:“自先王起,主持五茹會盟的一直是大論,還請大論履行職責,保我吐蕃度過這次危機!” 贊婆又對著王子拜了拜,才緩緩起身道:“謹遵王妃、王子之命!” 四茹茹本看著他們作戲,眉頭微微皺起,下一刻又露出詫異之色。 因為贊婆看向身后的另一人:“五弟,你在大唐臥薪嘗膽,忍辱負重,探聽了諸多情報,就由你向諸位茹本講述了一下唐國如今的局面。” “勃倫贊刃?” “他不是被唐人抓走了嗎?” “之前出使的歸來后還說他在長安跳舞求生……” 在眾人審視的目光中,勃倫贊刃走了出來。 兩年的時間里,他的皮膚粗糙,容貌蒼老,一看就知道是歷經了風吹日曬,千辛萬苦。 確實,他這一路上和武攸寧相互扶持,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途徑九九八十一難…… 終于! 從洛陽抵達了拉薩。 雖然花費的時間長了點,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們在關中、隴西和安西都護府都盤踞良久,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情報,親眼所見總不會有錯吧? 等到勃倫贊刃歸國后,更是驚喜地發現,自從暗衛被罷后,吐蕃對于中原的情報只能通過商隊打聽,都是泛泛而談,根本不像他對大唐極度了解。 所以這位歸國的吐蕃鳳雛來到中央,迎著一道道質疑的視線,雙手一拉,第一句話就形成絕殺: “沒有人比我更懂大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