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在生死關頭的困獸猶斗之下,人的反抗還是不容忽視的,就比如此刻的欽陵,握住手中的長槍,下達了最后的命令,不是突圍,不是逃跑,而是冷冷的八個字:“狹路相逢,勇者當勝!” 到了這個地步,他的雙目依舊燃起烈焰般的光輝:“隨我殊死一戰!” 弟弟勃倫贊刃和兒子弓仁護在左右,連帶著身邊的兵力,斗志都不可思議地高昂起來:“隨大將軍戰!!” 欽陵之前與贊悉若說過,吐蕃軍如今所能依仗的,只剩下殊死一搏,這話如果落在別的將領耳中,其實是十分凡爾賽的。 因為在戰場上,拼死搏殺往往能創造奇跡,多少人都渴求而不得,欽陵在面對如此絕境下,還能強振士氣,也難怪后來能率吐蕃軍殺得大唐屢戰屢敗,成為一代戰神。 但李彥沒有給他任何機會,手掌一揮:“放!” 強矢箭雨遮天落下! 唐軍的戰斗力強橫,很大程度就體現在甲械的精良上,弩手可以在一百五十步外射擊,弓手距敵六十步發箭,做到有效的破甲,如果是臂力雄厚的善射悍卒,所配的弓弩更加精良,其有效殺敵范圍還要要延伸近半。 現在李彥所帶的隊伍,就是唐軍里的精銳,此番大戰更是不會吝嗇任何箭矢,幾輪箭雨猛烈的覆蓋打擊之下,吐蕃戰陣中已經到處都尸體堆疊。 而后唐兵步卒趕至,刀光交織出死亡之線,所過之處,尸骸堆積,血氣彌漫。 殺戮!殺戮! 看著吐蕃的士兵成片成片地倒下,勃倫贊刃和弓仁的眼眶通紅,泣不成聲:“我們是吐蕃的罪人啊!” 這就是賭國運的下場,精銳的部曲、好戰的私衛、守紀的羌民、有領導能力的將領,全部葬送在此。 且不說吐蕃國內還有假贊普和與唐人眉來眼去的蘇毗遺民,就算國內團結一心,經此一役也要亡了! 欽陵則埋頭硬沖,他此時的想法只有一點,給唐軍造成最大程度的傷亡,以確保幾名兄弟有一線生機,讓唐人無法肆無忌憚地拿捏吐蕃。 但那個大唐將軍,已經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李彥不會依仗武力,完全用刺殺的偏門手段解決問題,但到了戰場對陣,也不必故意放水,讓唐軍憑白犧牲,畢竟生擒敵首,自古以來就不在少數。 眼見李彥出現在面前,欽陵不驚反喜,豁出全力一槍刺出:“李元芳,納命來!” 單憑這一槍,就能看出這位吐蕃大將軍自身武藝也相當不俗,并且常年保持練勁。 在這拼死搏殺的關頭,若能擊殺乃至生擒敵將,無疑會對敵方的士氣造成巨大的打擊。 李彥覺得欽陵想得很正確,探手一抓,手掌在身識的作用下變得如同白玉,與槍尖發出金鐵交擊般的碰撞后,真勁反涌,往上一抬:“過來吧!” 在對方徒手硬接槍尖的時候,欽陵就想要松開長槍,卻目眥欲裂地發現雙手好似黏在了槍身上,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飛身起來,投入到對方的馬背上,主動被生擒活捉。 欽陵這才發現這位的實力已經恐怖到難以想象,卻更加難以理解,別人上戰場,都是豁出全力,就此人好像還在壓著自己,生怕太過分,到底是什么意思? 甭管什么意思,弓仁嘶吼沖上:“放開我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