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見啞叔-《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3/3)頁
王孝杰點點頭:“正是如此,我所求唯有大唐善待我高原的子民,從此高原子民也為大唐人,再不分彼此,至于我這贊普,也是時候卸下這份重托了!”
群臣動容,禁軍們更是悲聲高呼:“王上!”
在這個奴隸制為主的國度里,如此為子民著想的君王,此前別說沒有遇到,連想都是想不到的??!
李彥正好趁這個機會取出詔書:“陛下有詔,芒松芒贊恭體愛民,勇武過人,特封為邏娑州都督,征西大總管。”
吐蕃群臣目光頓時閃動起來,李彥又道:“吐蕃國內由于不得茶餅,生出矛盾,陛下愛民,接下來將開辟專門的茶道,確保給高原的大唐子民供應茶餅。”
這一個舉動立刻贏得了上下的好感,加入大唐懷抱的好處真是立竿見影,吐蕃終于能得到飲茶的自由了。
直到曾經的孫波茹本,如今的蘇毗王女出列,無比激動地接過另一份詔書:“唐皇萬歲!蘇毗立國,為大唐藩屬,歲歲朝貢, 永效忠誠!”
吐蕃臣子的眼神變得憤恨起來:“大唐倒是守諾,這叛徒居然真能復國……”“不僅是蘇毗,聽說連象雄都要復國了……”
以李彥的觀念來說,大唐周圍的小國,自然是越散越好。
最好是一塊餅干狠狠摔在地上的模樣,碎成星星點點,拱衛著大唐。
而不是助新羅滅掉高麗和百濟,結果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崛起,任由吐蕃吞并吐谷渾,結果吐蕃崛起,助南詔吞并周圍部落后,后來南詔也能令唐軍慘敗。
這其實是外交層面的失策,自以為天朝上國,高傲得看不起那些蕃屬,最后被蕃屬國教育……
如吐蕃這次,一分為三,分為蕃屬和羈縻,才最符合大唐的利益。
是的,除了蘇毗外,原本出身象雄的茹本已經跟內衛聯系,希望也能效仿蘇毗,復國象雄,為大唐蕃屬,歲歲朝貢。
從表面上來看,這是想跟在后面撿便宜,但李彥樂于見得。
因為蘇毗和象雄復國,這個時候其實也是為大唐分擔仇恨,那些不愿意吐蕃被滅的反抗分子,會將矛頭指向這些分裂國家。
等到三國遺民爭得差不多了,這里的統治就能穩定,真正納入版圖了。
這些都是大方針的策略,邏娑州都督府初立,各方面的工作更是繁雜無比,即便是李彥都經歷好幾日的加班生活,著實辛苦了一番。
直到這一夜,他忽有所覺,來到府外。
就見月色之下,一道男子的背影仿佛遺世而獨立,殘缺的一條袖子隨風輕輕飄蕩。
李彥露出由衷的笑容,走了上去:
“師父!”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