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長安。 自從新皇登基,帶百官去洛陽,將政治中心東移后,這座西京就相對冷清了不少。 當然,作為世上最大的城市,基礎擺在這里,各大坊市內依舊是摩肩接踵,熱鬧非凡。 對于平民百姓來說,城中沒有那么多達官權貴,物價降低,生活壓力反倒小了一些,對于士族貴人而言則相當不滿,不過近來洛陽那邊屢屢傳來消息,皇陵干得熱火朝天,想來長安重新回歸大唐中心的日子不遠了。 至少修文館學子是這般認為的。 修文館本名弘文館,李弘登基后,為了避天子名諱,改名修文館。 作為天下最頂尖的學府,崇文館為東宮學館,跟著圣人一并移到洛陽,他們卻留在長安,這令不少人心中不平。 雖然不敢指名道姓,但身為文人陰陽怪氣起來是很在行的,此時一群世家子就聚在一起,吟誦詩詞,語境很悲,臉上卻洋溢出期待的笑容。 直到一道修長的身影經過,有學子才喚道:“長恭!長恭!我等正要去平康坊品鑒辭章妙曲,何不同往?” 那人應聲往這邊看來,拱手遙遙一禮,聲音清朗地道:“我要去內衛實習,改日!改日!” 說罷,他又溫文爾雅地做了個告罪的動作,舉步離開。 學子討了個沒趣,嘟囔道:“去內衛了不起么,神氣什么!” 旁邊的人調笑道:“自從那薛楚玉去了內衛實習,如今已是不靠門蔭的七品官身,誰不羨慕?永安可不能對自家族弟酸溜溜啊!” 又有人道:“是啊,長恭是如今弘農楊氏年輕一輩的翹楚,我父親前幾日還夸贊呢!” 學子明知道內衛又將招募實習生,這群家伙也不懷好意,但還是克制不住嫉妒之心,嗤笑道:“你們別看楊長恭如今的模樣,小時候都是癡傻的,連爺娘都不認得了,調養了許久才恢復過來!” 有些人聞言興趣缺缺:“你以前不是說過么?” 有些人則大為好奇:“這話怎么說?” 那人道:“我來告訴你們啊,他小時候被牙婆拐帶過的……” 另一邊,楊光先走出了修文館。 他表字長恭,今年十八歲,出身弘農楊氏河中房,是家中嫡長子,祖父有勛爵在身,父親常年臥病在榻,爵位即將傳到他的頭上,或許未及冠前,他就是正四品上的縣伯了。 即便有這等家世,楊光先依舊衣衫樸素,學習刻苦,以品學兼優的評價被內衛選中,每日午后都去加班,作為年輕的郎君得到了寶貴的鍛煉機會。 他很清楚那些同窗多么羨慕自己,卻是根本不在意背后的嚼舌根,只是思考著如何讓自己將來的路走的更寬更穩。 正沉吟著,迎面走來一位內衛,在擦身而過的瞬間,用語速極快又無比清晰的聲音道:“郭元振調查嶺南舊案的案錄,存入了長安內庫,洛陽內庫防守嚴密,沒有機會下手,長安這邊伱找個機會,記下內容……” 楊光先猛地看向那個人,眼神上下打量。 那人則是壓低帽檐,腳步一刻不停地往前走:“此事關系重大,如非迫不得已,不會讓小郎冒險,不要回答我,繼續往前走!” 說罷,兩人擦身而過。 等到對方的腳步聲轉瞬間消失在拐角,楊光先才完全反應過來,拼命壓抑住心中翻騰的情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