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都露出看好戲的神色,有人就笑道:“那個浪蕩子阻人前途,他們兄弟倆這次是徹底撕破臉皮了!” 高陽郡公許昂的名聲,隨著早年偷小媽,近來流連于賭場,已是臭不可聞了,如今更被一腳踢開,這件事也讓韋承慶下了決心。 他起身環視眾人:“許敬宗昔日何等威名,去世十年未到,高陽郡公府就淪落到這般地步,我們韋氏豈能步他們后塵?” “太后于先帝在位時,就為國執政,若不是橫生變故,早已是天后之位,她既讓我們入宮,自有她的道理,總不會是將自己的班底付之一空,而我們若是不去,日后太后掌權,恐怕就不會放過我們了!” “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紛紛起身,或畏懼或意動,絕大部分都點了點頭。 就連之前反對的韋貞玄定了定神,都露出激昂之色:“愿隨叔父共進退!” 武后名聲很差,卻有著很高的政治信譽,手段老辣,有口皆碑。 圣人駕崩,年幼的太子登基,她看到了千載難逢的良機,發動勤王,這也是先帝所言的定奪軍國大事。 等到正式上位,投靠她臣子們自然能否極泰來,廢除當今弊政,重回昔日盛況,如此良機,豈能錯過? 韋承慶大手一揮:“遵太后命!入宮勤王!” …… “看來楊思儉的兒子已經被捕,這老賊才會狗急跳墻!” 賈思博站在皇城邊上,看著入內的官員,半喜半憂地道。 啞叔不方便現身,李彥去長安抓人,讓楊再威和賈思博先來洛陽,以防有變。 楊再威深恨楊思儉,冷冷地道:“你能猜出對方在什么地方嗎?我去把他腦袋擰下來!” 賈思博想了想道:“楊兄去找個落單的官員,奪下太后的詔書,我想看一看上面到底寫了什么。” 楊再威點點頭,身形一閃,消失無蹤。 一刻鐘不到,他重新回歸,就將一份詔書遞過來。 賈思博接過一看,頓時皺起眉頭:“如此簡單的詔書,這勤王與政變無異,這群官員就敢冒大不韙入宮?” 楊大娘子和武后有一段合作的蜜月期,楊再威也聽命過武后,冷聲道:“那惡婦手段歹毒,順昌逆亡,這些官員畏她懼她,豈能不來?” 賈思博皺眉道:“武后既有如此威望,那為何要聽從楊思儉的話,迫不及待發動政變呢?難道是被挾持的……” 他目光一動:“你說楊思儉會不會就在武后身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