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向某忝為快活林主事,在這里多謝諸位捧場了……” 錦袍男子步履輕快,身姿瀟灑,滿面笑容地團團一禮。 雖然相貌只是尋常,但笑容中有股如沐春風,讓人一見就生出好感。 可再好的賣相,也抵不住大家的藝術之心。 剛剛起了個頭,就有大嗓門道:“向主事,別說場面話了,大伙兒擠在這兒,誰是來看你的?” 下面一片哄笑,錦袍男子也連連抱拳:“好,好,那向某就不掃諸位的興致,請出我們的娘子們!” 他退到一旁,大手一揮,女飐們正式走上臺來,開始亮相。 “賽關索”“囂三娘”“黑四姐”“韓春春”“錦勒帛”“賽貌多”“僥六娘”“女急快”…… 不單單是有趣的藝名,她們的性格似乎還各不相同。 有的雄赳赳氣昂昂地上前,朝著四方抱拳,落落大方; 有的則是滿臉囂張,昂著脖子斜眼看人,發出冷哼聲; 有的就垂著下巴,十分靦腆害羞,匆匆行了一禮,立刻退回去; 下方的觀眾更加興奮了,叫好聲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別說那些本就粗魯的大漢,就連之前靦腆的讀書人,也掂著腳往前湊,用批判性的眼光看著自己最喜歡的女飐。 剛剛碰瓷失敗的宮城禁軍直接吼叫起來:“‘黑四姐’!‘黑四姐’!你要贏!一定要贏啊!這次我們還押你!” 林三也忍不住了,雙手有節奏地揮舞起來:“‘賽貌多’!‘賽貌多’!啊啊啊啊啊,她看我了!她看我了!” 李彥:“……” 就他在里面安靜得格格不入。 不過李彥也能理解,他在大唐第一次參與的事件,是涼州的馬球賽。 當時先行熱場的,就是賈思博麾下的大力士與吐蕃使節團的大力士,兩人來的一場古法相撲,號蚩尤戲,戴著猙獰的面具進行角抵,當時看臺上的世家子也大吼大叫,十分失態。 相撲在中國是一項自古以來的運動項目,春秋戰國就有了,漢朝時完全普及到民間,唐朝大興,在宋朝到達巔峰。 就看現在的北宋末年,花鳥皇帝宋徽宗喜歡蹴鞠是出了名的,但他實際上對相撲也極為癡迷,在大內養一百多名相撲高手,被稱為內等子,趙佶不僅愛看,而且自己也下場撲,后來干脆舉行全民爭跤大賽。 為了迎奉上意,連高俅也苦練過相撲技巧,后來有沒有練成就不知道。 到了民間,相撲火爆程度更是與蹴鞠并列,都是全民參與的運動,如今再加上女子爆衫的看點,難怪能成為快活林的主打招牌。 平心而論,這些女飐長相上并不出眾,但都是化了妝的,身材也挺有料,再加上尺寸考究的脫褲和背子,后世舞蹈區表示,古人真會玩。 眼見氣氛炒到極致,向主事又重新走了上來,拍了拍手掌:“開始行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