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若要富,守定行在賣酒醋。 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這是宋朝民間流傳的民謠,一定程度代表著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普遍認知。 水滸傳原著里,首次出現招安這個詞,并不是從宋江口中,反倒是武松說出來的,初從匪類的打虎英雄,心中也是想著回歸體制的。 不過到了后面,也正是武松怒罵“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 無論如何,梁山泊在江湖的名聲都是響當當的,雖然干了許多缺德事,可不得不說,在匪類里面他們算是不錯的,而現在身處無憂洞內,洞云子就萬萬接受不了:“招安……無憂洞?此地臭名昭著,不光是汴京,便是外州人也是深惡痛絕,朝廷怎會招安?” 李彥道:“以前的無憂洞,確實沒有招安的機會,朝廷想要大赦,對外會激起民憤,對內亡命徒也不會相信?!? “但現在無憂洞有了組織,存在著由上至下的管理階層,所謂招安,只需要安撫住頭目便可?!? “這些頭目在無憂洞內有了地位,同樣也珍惜起生命與地位來,如果有重見天日,得享富貴的機會,他們難道會拒絕?” 洞云子越聽越是咬牙切齒,越想越是怒發沖冠,法力震蕩,環繞在身側的明光都波動起來:“那些快活林的女飐,最初就是被拐入無憂洞的,向八就是小道所殺,那賊子該死,但相比起無憂洞的賊人,向八又算什么? “多少良家被他們擄掠,身強力壯賣作女飐,略有姿色賣給青樓,死于此地更是不計其數,還有那些犯下重罪,逃入洞內,這里面每一寸土地都浸透著鮮血與罪孽,統統該殺!” “無憂洞若得招安,那埋骨于此處的百姓,不都枉死了么?” 李彥見他暴跳如雷,還不忘幫女飐掩蓋罪行,倒是微微點頭:“你心地不錯,可惜單純沖動,容易遭到利用,冷靜下來,一味的憤怒解決不了問題?!? 洞云子胸膛起伏,瞧那樣子就要殺進去:“如何能冷靜?無憂洞也能招安,這是什么鳥世道!” 李彥輕輕一按,他立于原地,動彈不得。 物理冷靜了片刻,洞云子漲紅的臉色終于消退,低聲道:“前輩,小道失態了!” 李彥道:“你也不用過于擔心,無憂洞不比一般匪類,或許某些高層確實想要用招安的方式,獲得無憂洞內勢力的支持,這件事不能擺在明面上,朝廷顧忌聲名,亡命徒擔心過河拆橋,雙方都有深深的顧慮。” “現在雙方應該還處于試探階段,并沒有達成上下級的關系,無憂洞更不可能對給予他們招安承諾的某些人言聽計從。” “否則那些內官既然要殺公孫昭,為什么不讓無我子動手,而是要利用你呢?” 洞云子恍然:“前輩所言有理,無我子如果有了當官的想法,自然更不能謀害朝廷命官,被捏住把柄,但他又不想得罪對方,所以提供了噬心刺?” 李彥微微頷首:“你之前所言,噬心刺威力不小,煉制起來困難嗎?” 洞云子道:“此物傷天害理,但只要有大量怨魂,一月就可煉制成一根,倒也不算特別困難?!? 李彥又問:“噬心刺之上,還有沒有威力更大的鬼道之器?” 洞云子道:“那自是有的,鬼道之器傷天和,損人壽,但煉制方便,威力巨大,只要有大量亡魂之氣聚集就可,這無憂洞內不知死了多少人,是再合適不過的煉制之地?!? 李彥眉頭一動,輕描淡寫地問道:“既然無我子修煉了鬼道之術,有沒有馭鬼的本領?” 洞云子搖頭:“亡者關乎幽冥地府,修道者可以利用冤魂死氣,養鬼卻是大忌,即便是鬼道之士,也少有敢冒此大不韙之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