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話在向太后聽來,卻是感同身受后的保證,微微點頭,又顫聲問道:“老身的弟弟……被賊人所害時……痛苦嗎?” 公孫昭腦海中浮現出向宗回與假山融為一體,死不瞑目的猙獰表情,將死得很慘咽下去,轉而回答道:“兇手殘暴,喪盡天良!” 向太后被觸動情緒,眼睛里透出清晰的仇恨之色,咬牙道:“那公孫判官可曾追查到什么,何時能夠擒兇?” 公孫昭道:“臣入宮前,已經與刑部、大理寺一起查明現場,各方都有見解,開封府衙當與刑部、大理寺一起竭盡全力,將兇犯擒拿歸案,為亡者報仇雪恨!” 向太后一聽這話,頓時想到朝堂里黨爭內斗,互相掣肘,趕忙道:“公孫判官所言極是,你們一定要通力合作,速速將兇手捉拿歸案!” …… 眼見一問一答,旁邊的曾布心頭不禁詫異起來。 他之前還有些擔心,這個一向刺頭的公孫昭,會言行失措,頂撞到太后,遭到懲處。 倒不是看重公孫昭,曾布對于汴京大大小小的官員都了如指掌,這個所謂的冷面判官就被他劃歸為能吏的范圍內,是個可以辦事的,但不守官場規矩,都不能稱官,只能當成一個辦事的小吏。 而平常時期,沒了公孫昭根本無妨,大宋人才濟濟,少了誰都照樣運轉,但現在面對如此要案,各部推諉,這種敢于沖在第一線的就很重要了,曾布必須護上一護。 倒是沒想到對方開了竅,面對太后也對答如流,省了他的力氣。 與此同時,趙佶細細打量公孫昭,眼中也閃過一絲光芒,只是稍縱即逝。 此時沒有人注意這位存在感很低的官家,都在小心翼翼地打量著向太后。 向太后情緒倒是徹底穩定了下來, 用欣賞的目光看向公孫昭:“公孫判官真乃能臣也!” 再看看他一身綠袍,就覺得刺眼了起來,干脆借此收買人心:“以公孫判官的功績,早該服緋了,曾集賢以為呢?” 曾布心想要賞賜,也該等案子破了后再拿捏,但太后既然說了,那也只能道:“太后所言甚是,公孫判官理應服緋,還不謝恩?” 公孫昭神情一陣恍惚。 他在開封府衙八年,查了多少案子,抓了多少兇手,這位向太后對他恐怕一無所知。 此時僅憑林沖傳授的一席話語,就穿上了緋袍,他雖然知道八年的努力也是基礎,但心中依舊涌起濃濃的荒謬感。 喜哉?悲哉? 最終也唯有拜倒在地: “臣公孫昭……謝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