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公孫昭露出了然,立刻道:“從目前收集的線索來看,兇手絕不是臨時起意,胡亂殺戮,而是早就定好了目標,要殺的就是永陽郡王和其麾下的豪奴與門客。” “這點從普通的婢女和姬妾,兇手都沒有出手殺害,還用一種奇怪的聲音領著她們四散逃開,也能證明。” “不過門客沒有盡數被殺,留下了五個活口,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兇手人手不足,沒辦法做到面面俱到,碰到這種貪生怕死,見勢不妙就躲起來的,也就放棄了搜尋。” “何況殺害當朝郡王,這樣膽大包天的行為,若是多人作案,形成團伙,那反倒容易暴露,如今兇手行跡絲毫未現,我就更偏向于兇手只有一人。” 李彥點頭微笑,又問道:“其次,兇手是為了復仇而來嗎?” 公孫昭深感兩人思路的一致:“如果從上面所見,兇手應該是很有原則的殺戮,更像是報仇雪恨,只誅惡人。” “但自始至終,無論是姬妾還是門客,都沒有聽到兇手說過一句話,倒是不知用何手段,讓其中一位管事說出了惡有惡報之類的言語。” “根據這點,我做出判斷,要么兇手患有殘疾,口不能言,要么就是兇手十分冷靜地遮掩著自己的形跡。” “這其實是與復仇相沖突的,能入郡王府大開殺戒,可見雙方的仇恨有多么深,在血海深仇,滿腔激憤之下,卻能做到閉口不言,埋頭殺人?不是完全沒有這樣的可能,但太難太難了!” “所以我推測,兇手的動機,應該不是復仇,所作所為是要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為永陽郡王是為惡后遭到報應,才被殺害。” 李彥露出笑容:“公孫判官果然見微知著,那么最后一個問題,兇手的武藝有多強?” 公孫昭眉頭揚起,這種契合感真的太舒服了:“林兄所問的,正是我所要想的。” “平心而論,我也算自小喜好槍棒,后來在師父的調教下習武有成,但讓我翻入郡王府,這般大開殺戒,也是辦不到的,那些門客絕非易于之輩,何況他們還能向外求援!” “兇手昨夜大開殺戒, 直到今早才被軍巡鋪的鋪兵所察,如果真的只有一人,那武藝之高,簡直不可思議,這其實就將嫌疑人縮小到了一定范圍。” “獨來獨往、智勇兼備、藝高人膽大的人,在江湖上不會籍籍無名!” 丘仵作聽著兩人一問一答,當真是心悅誠服:“也就是兩位出馬,在毫無證人的情況下,居然能分析出這么多線索,換成刑部大理寺的人,恐怕早就抓瞎了吧?” 公孫昭道:“不可小覷旁人,此案關系重大,他們若不是顧慮重重,也不至于毫無進展,現在就能先從汴京內地位頂尖的江湖子身上查起了。” 李彥道:“那些所謂的江湖好漢,平日里義氣為先,若有行兇之舉,殺人償命,也要緝捕,但一事歸一事,也不能將什么罪狀都往他們頭上栽。” 公孫昭臉色微變,低聲道:“林兄是擔心刑部和大理寺,為了速速破案,胡亂抓人?” 李彥道:“就算沒有我們的分析,敢犯下這般大案,刑部和大理寺難道不會直接盯上那些江湖中人么,他們查案可不見得像你這般講究證據,為了不讓無辜者含冤,公孫判官得快上一步啊!” 說到這里,他抬頭看了看陰沉下來,烏云密布的天空,嘴角微揚:“就當下一場及時雨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