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郎,你回來了!” 公孫昭皺著眉頭,回到了永嘉郡王府,丘仵作迎上:“林公子來了,正在查明現場。” 公孫昭點點頭,走入內宅,見到屋內那道挺拔的背影,心頭頓時一定。 幸好有這位兄長在,否則近來汴京發生了這么多大事,他真的要心力交瘁,根本忙不過來了。 但凡事不可能都靠別人,有些問題還是要自己解決,比如此時他最為在意的,其實不是痛失至親的向太后,不顧實際困難,一定要給無憂洞好看,而是趙佶那稍縱即逝的奇怪表情。 難道官家知道無憂洞要受招安的事情? 公孫昭很不愿意接受,但作為一位斷案的判官,排除個人喜惡,客官分析問題,是最為重要的品質,必須將這個發現作為線索。 定了定神后,他和丘仵作來到室內,一起看向地面凄厲的血痕。 郡王的尸體已經被收殮,丘仵作只能稍微查看了一看,得出大概的結論:“相比起永陽郡王的尸體凄慘,這位永嘉郡王就是簡單的身首異處。” 李彥經過對現場縝密的探查,結合地上的血跡,也給出初步的結論:“兇手先將外面的門客與豪奴殺死,然后打開屋門,郡王就在此處,不知道有沒有發生對話,但絕對沒有追逃戲弄的過程,鮮血噴濺的痕跡清晰明了,兇手一刀梟首,干脆利落。” 公孫昭微微瞇起眼睛:“和永陽郡王一樣,表面上像是尋仇,可從蛛絲馬跡來看,分明是別有目的的殺戮。” 李彥微微點頭,又問道:“公孫判官剛剛入宮,太后是何反應?” 公孫昭聲音低沉:“我將兇手與無憂洞的可能關聯說出,太后悲怒交集,高呼三聲誅賊,發誓要清繳無憂洞,緝捕兇手的同時,盡誅賊人。” 丘仵作臉色微變:“清繳無憂洞是汴京每個百姓的愿想,但說來容易,關鍵是如何辦到呢?當年正是因為剿滅失利,無憂洞的賊人才愈發猖狂,有恃無恐啊!” 公孫昭沉默,不禁嘆了口氣。 以前無憂洞固然惡名在外,可自從包拯清理失敗后,朝廷也失去了清理的興趣,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期間死了多少無辜的百姓,都是冷處理,結果兩位郡王的喪命,倒是開始大張旗鼓的圍剿了…… 關鍵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決定一下,就能辦成的,好比滅西賊,歷經了多少努力,終究還是功虧一簣,無憂洞這長在汴京上的腐爛毒瘡,想要挖掉,又要付出多少心血,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 李彥凝聲道:“現在的首要目標,還是查明兇手的動機,這兩起案子看似都是殺害郡王,但行事風格頗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如果第一場兇手的動機是無憂洞的威懾,為什么不等永陽郡王的事情發酵,招安議程加快,而是接連殺害郡王,徹底激怒朝廷呢?” 公孫昭眼睛一亮:“這正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無憂洞人固然兇殘瘋狂,無所顧忌,可終究要有一個理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