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相比起文人騷客,喜歡編造出一些賣藝不賣身,出淤泥而不染的橋段,才子佳人的風流故事,李彥對于青樓從來沒什么好印象。 被賣入青樓的女子十分可憐,但那個環境真的會將人變成鬼,他冷聲道:“將這個桃夭坊好好查一查,惜奴或許無情無義,卻也不會憑白相信他人的承諾,賊人想要借她之手謀害薛神醫,需要有人取信,桃夭坊嫌疑很大?!? 公孫昭之前一直想著太后的病情,此時恢復冷靜,同樣做出相似的判斷:“賊人已經露出馬腳,我會搜查桃夭坊,順藤摸瓜,將其抓出來!” 李彥道:“就目前而言,你分析的兇手動機是什么?” 公孫昭張了張嘴,腦海中的念頭越來越強烈,卻更不敢說出口:“兄長,我絕非故意向你隱瞞,只是這件事實在太大,不可牽連旁人……” 李彥體諒地道:“我明白的,但也不能一個人扛著重擔,之前我們在會仙樓看到你動身,大家都很擔心,你挑些能說的便是?!? 公孫昭感動不已,深吸一口氣道:“從郡王遇害案開始,我們分析了很多,首先是個人私仇,然后又是無憂洞的招安威懾,但現在我再重頭看這些案件,或許案件沒有那么復雜,可以是一個很純粹的動機,只是恰好遇到了其他的巧合,增加了破案的難度……” 李彥恍然:“莪明白你的意思了,郡王之死,打擊最大的人無疑是太后,兇手的目標也是太后?” 公孫昭眼中閃過痛楚:“是的,現在薛神醫的遇害更加證明了我的猜測,兇手想要謀害的,自始至終是我大宋的太后,外戚是打擊太后身體的利器,御醫是阻止太后康復的手段,其心太歹毒了……” 李彥道:“你的分析不無道理,現在太后對你如何?” 公孫昭臉色難看:“太后以前都不知道我是誰,此前賜下緋袍,也是因為郡王之死,想到了我這位判官的作用,至今兇手并沒有抓住,太后自然又大為不滿,前日招我入宮時,痛斥許久……” 李彥看著他。 公孫昭明白這個眼神的意思。 這樣一個愚蠢又自私,既沒有掌握朝廷的能力,還不愿意放權的太后,值得維護嗎? 但僅僅遲疑了少許,公孫昭就沉聲道:“我乃開封府衙判官,在其位擔其責,我維護的不是太后,而是大宋的法度威嚴,豈能讓賊子得手?” 李彥頷首:“我佩服你的堅持,正好近來街頭巷尾又傳了不少消息,如何應付太后我有了些后續的心得,依舊是紙上談兵的心得,一家之言不可盡信,你想聽聽么?” “兄長太謙虛了,若無你的指點,我恐怕當時就過不了太后那一關,哪里還有這身緋袍?當然想聽!” 公孫昭精神大振,洗耳恭聽。 然后。 新世界的大門,再度向他敞開。 一扇又一扇,開個不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