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禁軍中大大小小的教頭很多,如林元景這般有七品提轄官職的,都已經算是不錯,至少能穿綠袍,似張伯奮般,明面上掛一個馬軍教頭的差遣,其實就是微末的九品小官,但兩人十分合得來,逢年過節兩家也多有走動,可稱為至交了。 李彥沒想到便宜父親只能帶出三十個人,其中說不定還有些一廂情愿,根本不愿意聽安排的,只能道:“好,我們去見張叔?!? 張伯奮在軍營的另一端,正在舉著石墩,打熬力氣,見到李彥和林元景走過來,目光一亮:“賢侄來了!” 李彥行禮:“張叔!” 張伯奮哈哈一笑,對著林元景道:“賢侄當真是一表人才,林兄有子如此,家門將興??!” 換成平日里,林元景會開懷一笑,但這時卻有些尷尬,總有種自己拖后腿的感覺,朝著張伯奮使了個眼神。 張伯奮沒懂是什么意思,倒是李彥直接道:“不知張叔麾下有多少知上進的禁軍?” 張伯奮這才明白:“是這件事?。苛中种按_實跟我說過,我這里能有兩百多人吧?!? 林元景:“……” 為什么我們的差距如此巨大? 李彥倒是不奇怪,畢竟是一軍教頭,這個人數才是正常:“那短時間內,張叔能將他們聚集起來么?” 張伯奮神情凝重起來:“不知賢侄要做什么事?” 李彥道:“公孫判官將領兩百快班弓手,然后從京營禁軍調三百個人,一起入無憂洞清剿賊人,這次行動與以往不同,無憂洞內憂外患,成功清剿的機會大增,我希望我們挑選出來的人,能參與其中。” 昨日的事情鬧得太大,連正店鐵薛樓都封了,張伯奮自然也知道了這件事,卻沒想到居然會有人邀請他入無憂洞殺賊,變了臉色:“那鬼樊樓不比其他,此事如果告訴他們,他們是不會愿意去的?!? 李彥將能夠說的來龍去脈講述了一遍,末了總結道:“無憂洞那樣的環境,我也無法保證不會發生危險,但相比起其他兇險更加莫測的戰場,這已經是最好的機會。” “張叔,我之所以請父親和你動員有上進心的禁軍,也是希望能借此改變他們的人生,至少將這件事情告訴他們,讓他們做出選擇?!? “畢竟等到太后的詔書下達,三百禁軍還是會被調配,如果你們信我,信公孫判官,就提前做好準備?!? 張伯奮沉默下去,想到無憂洞這個籠罩在汴京上百年的噩夢,他心生退縮。 但看著這位如今在京師內聲名鵲起,越來越多人議論的林家二郎,還有那位成為太后親信的冷面判官,他又有些意動起來。 最終禁軍大營里破舊的連綿屋舍,那一個個衣衫襤褸的士兵家屬,讓張伯奮下定了決心:“賢侄所言不錯,這是個機會,確實應該告訴他們,我信你們父子,此事算我一個!” 李彥抱了抱拳,目送張伯奮離去,再看向林元景:“父親,將你的人手也聚集吧,就在今日,我們要做一件讓整座汴京,乃至天下各州都震動的大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