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家鋪子。 今早的炊餅,依舊皮薄餡大,香氣濃郁。 但今早排隊的食客,討論的重點卻不在炊餅上,討論的都是昨日入洞,至今未歸的官兵。 這群官兵,牽動著汴京內(nèi)外,全城人的心。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也逐漸偏向兩種觀念。 大多數(shù)人認為,官兵遲遲未歸,這是好事情。 恰恰證明了,他們真的找到了賊子,正在進行著激烈的交鋒。 清剿需要時間,一時半會出不來很正常。 哪怕不可能掃清賊人,至少不再是如以前那般,鎩羽而歸,空手而回,更加助長賊人的囂張氣焰。 少部分人持有另一種觀點。 比較悲觀的想法。 此時鋪子里,一位滿身刺青,赤著胳膊的大腦袋漢子,吃得滿嘴流油的同時,就低聲嘟囔了一句:“可別全軍覆沒了……” 他這話說得含糊不清,也不敢說清,否則店家和小廝就要往自己的炊餅里吐口水了。 只是聽著眾人的討論,“公孫判官”“冷面判官”乃至“閻羅公孫”的稱呼不斷出現(xiàn),漢子又嘖了嘖嘴,語氣里免不了帶上幾分嫉妒:“小師弟,你在百姓心里,要趕上包待制了啊……” 尤其是閻羅公孫,聽起來古怪,實際上昔日包拯當開封知府,鐵面無私時,百姓就喜歡稱之為包閻羅,“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就是包拯執(zhí)法嚴明,不徇私情,不需賄賂官吏,有這樣的好官在,就不怕判案不公。 后來也用閻羅,來贊頌剛直、不畏權(quán)勢的官吏,老百姓希望這些官吏像閻羅王一樣懲戒壞人,將惡賊打入十八層地獄,代表著普通人最樸素的愿望。 而現(xiàn)在公孫昭這位判官,居然在民間的威望,隱隱與權(quán)知開封府的包拯相媲美,再加上之前他一番打擊行會正店,緝捕進士高官的雷霆動作,不得不說是一件奇聞。 “近來是怎么了,做好事居然能有好報?古怪!相當古怪!” 這般一想,赤膊大漢憂國憂民地站起身來:“店家,再來兩個炊餅!” 包起兩個熱氣騰騰的大炊餅后,他走出鋪子,漫步于街頭,腳步不自覺地往開封府衙走去。 別的事情,皇城司自有情報來源,但這回一系列大事件,發(fā)生得過于突然,就連他也沒有第一手消息。 堂堂情報頭子,和不少同樣來到開封府衙外苦候的百姓一樣,等待著事情的進展。 不過來得早不如來得巧,赤膊大漢剛剛到了沒多久,就見里面的捕快動身,個個騎上快馬,往別處而去。 人群頓時騷動起來:“有消息了……但可那是皇城方向??!” 赤膊大漢皺起眉頭,也覺得摸不著頭腦,但沒過多久,眾人就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一輛輛巨大的囚車運了過來,停在開封府衙門前,排成長長一列。 赤膊大漢眉頭揚起:“沒想到他還真的成功抓到賊人了,朝堂上袞袞諸公要跳腳嘍!” 四周則很快激動起來:“這些囚車是不是裝運兇犯的?”“公孫判官成功了!”“跟著囚車!快跟上!” 且不說百姓的議論,捕快們來到丘仵作身前稟告:“丘孔目,刑部和大理寺的囚車都調(diào)過來了,他們這次不敢不給,嘿!” 以前開封府衙受這兩方壓迫的情況可真不少,此次當真是揚眉吐氣,捕快們滿臉洋溢著喜悅,但又有些擔憂:“這么多囚車,等到犯人運過來,牢房也裝不下啊,難道要轉(zhuǎn)給刑部和大理寺牢獄!” 丘仵作笑了笑:“放心,照目前這趨勢,大部分犯人都來不了牢房的,我已經(jīng)召集了仵作過來,你們押送回來時,一定要避著點……” 仵作有兩種人,一種是勘驗尸體,查明死因的人,另一種就是代人殮葬為業(yè),講白了就是收尸人。 “明白!明白!” 捕快們很快也反應(yīng)過來了,當他們運著囚車,走在街上時,全城已經(jīng)沸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