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官家來向太后請安了!” 福寧宮內,向太后正在翻閱奏章,就見那愈發孝順的兒臣走了進來:“恭喜娘娘,恭喜娘娘,孩兒聽到宮內議論,公孫判官得勝歸來了!” 向太后合上奏章,打量趙佶,發現他的氣色也不太好,不禁關切地道:“怎的,你昨夜也沒睡好?” 趙佶臉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趕忙笑道:“孩兒確實在關心無憂洞的清剿情況,此番娘娘圣明,解汴京百年禍端,可謂功德無量,朝堂諸公也會贊頌娘娘圣德的!” 向太后聽到前半句,笑容是浮現出來的,但聽到最后,揚起的嘴角又撇了下去:“你以為朝堂諸公會很高興?” 趙佶道:“當然,那無憂洞乃汴京大患,如今得以剿滅,朝堂諸公也該明白公孫判官的一番好心了……” 向太后嘆了口氣:“十一哥,你生于大內,后在王府長大,未免不知世情,能清剿無憂洞,確實是許多臣子所希望的,但此次公孫判官所用的方法,卻是他們不可容忍的……” “你看,這些奏章都在彈劾,現在無憂洞真的清剿了,你讓這些臣子的臉面往哪擱呢?” 趙佶看向那高高摞起的奏章,眼底閃過一絲笑意,嘴上道:“都是正人君子,修身齊家,秉持仁恕之道,豈會在意這點小小的誤會?” 向太后冷哼一聲:“你未免把他們想得太好……” 她不會承認,就連自己都很是矛盾,昨晚一夜都未睡好。 向太后原本的計劃是,借助這次圍剿無憂洞的機會,名正言順地拿掉一些官員,安插人手,重新掌控朝堂局勢。 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歷你來我往的政治較量,我進一步你退一步,你進一步我退一步,不斷拉鋸妥協,最后達成一個各方滿意的結果,這才是政治。 然而這位判官倒好,快刀斬亂麻,第一天將商會查辦,高官逮捕,第二天就直接帶人火速下洞誅賊了! 向太后當時都不想同意,但由于之前的詔書是她下達,曾布和蔡卞又逼得立下軍令狀,只能不情不愿地應下,心中倒也不希望公孫昭慘敗,否則對自己的威望又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又不希望他大獲成功,不然的話,滿朝諸公,那些宰相、言官、進士同科,臉面全都往哪里擱? 好處沒撈到,盡得罪人了,還真是純粹為了誅賊? 懷著如此復雜的心情,再加上向太后年紀大了,自然免不了疲憊困頓,結果今早起來,“捷報”就傳入宮中,整個京師都沸騰了,就連皇宮內,都能聽到外面歡騰的聲音。 能耐啊!真是太能耐了! 向太后算是明白,這公孫昭為什么此前籍籍無名,在朝堂上毫無影響力了。 能力或許是有些的,但完全不會揣摩上意,實在不招人喜歡,怪不得一直服綠! 這種事情不足為外人道也,但趙佶察言觀色后,微笑道:“無論如何,公孫判官都是誅賊心切,立下這等大功,娘娘得重賞他!” 向太后聽了心中更加不悅,然后頭疼起來。 這賞賜又是最考量政治智慧的時候,既要安撫此次顏面大失的文官集團,又不能失卻最基本的公理道義,落得個賞罰不公的罵名…… 向太后想了想去,都沒什么平衡各方的好主意,不禁看向趙佶:“十一哥,你覺得該如何獎賞公孫判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