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章惇等支持派的眼中,這絕不簡單,是公孫昭敢打敢拼,能令無憂洞內訌,也是其查封行會,當有此功。 在反對派的心里,則是暗暗咒罵,真是走了好運,被其歪打正著。 唯獨向太后先是愣了愣,然后臉色變了:“公孫判官,依你之意,只拿了那些普通的賊人,賊首反倒逃了?那殘害兩位郡王的兇手呢?” 公孫昭道:“回稟太后,臣一定緝拿賊首,將郡王遇害之桉調查清楚!” 太后眼神已經凌厲起來,一句更為誅心的話到了嗓子口,又硬生生咽了回去:“老身那么支持你,你沒抓住殺害郡王的兇手,反倒是急著為百姓作主,收買人心去了?” 話雖未出口,但這位的太后,已經由好心情變得十分惡劣。 對于無憂洞的惡劣行徑,向太后也是憎恨的,卻認為凡事必須分清主次,此次滅無憂洞,首要目標顯然是抓住殺害永陽郡王和永嘉郡王的兇手,然后再是將賊人剿滅,為百姓作主。 結果這位倒好,賊人殺的殺,抓的抓,極有可能是兇手的賊首跑掉了,難道她這位一國太后的至親被害,深仇大恨,還要排在平民百姓之后? 眼見太后的不悅之色溢于言表,之前反對的臣子頓時大喜過望,立刻有言官道:“賊首遁逃,有縱容之嫌,此事頗多疑點,必須明察!” 章惇喝道:“一派胡言!之前你們疑慮公孫判官如何誅賊,如今真相已明,還敢偏私?” “難道那賊首為了暗通公孫判官,連自己苦心經營的勢力都不要了?你若真的諸多懷疑,公孫判官不是擒了那么多賊人在么,自去審問便是!” 那個言官啞口無言,退了下去,左司諫陳瓘微微凝眉后,也開口道:“如今看來,無憂洞被滅的關鍵,是賊首遁逃,此舉有禁軍作證,而后公孫判官活捉了大量賊人,亦是不怕問證,確實沒有養賊自重之嫌……” 公孫昭這才知道這些人居然準備污蔑他養賊自重,簡直荒謬,對其毫不理會,看著向太后道:“請太后放心,如今賊首雖然遁逃,但線索已經留下,臣推測與之前提議招安的官員有關,根據賊首所言,內侍省的都知……” 他話剛剛說到這里,趙佶突然對著向太后道:“請娘娘放心,無憂洞那么多賊人,都被公孫判官在區區三天內拿下了,賊首也不在話下,此次的風波終將平息!” 公孫昭神情一動,不禁有些奇怪起來。 如果按照分析,官家不會幫他說話才對,難道說是自己疑神疑鬼了?那反倒是大好事…… 只是這個念頭剛剛扶起,他突然發現,向太后的臉色再變。 剛剛陳瓘主動否定嫌疑,言官集團在事實鐵證面前偃旗息鼓,已經令向太后感到不妙,現在她更是害怕事情太快解決,又要面臨如何平衡各方,控制朝局的難點。 因此得純孝的兒臣提醒,向太后立刻道:“公孫判官,你滅無憂洞群賊雖然有功,但縱走了賊首,亦是大過,那賊人若是重回洞內,難保不會再出大禍,此番你一定要徐徐圖之,切不可再急躁了!” 公孫昭臉色首度變了:“太后,賊首遁逃,正是要抓緊時間緝捕,豈能等待?” 向太后更加不悅,她倒也相信公孫昭能拿住兇手,之前已是遲了,現在怎么又急切起來,太不會揣摩上意了,聲音明顯沉下:“公孫判官,凡事要戒驕戒躁,不可氣盛誤事啊!” 這話說得已經很重,果然言官集團臉色好看了不少,一直默不作聲當死人的曾布、蔡卞等官員,也險些笑出聲。 換成以往,公孫昭的脾氣肯定是據理力爭了,但他現在知道,就算是說了也是無用,只能垂首道:“請太后恕罪……臣……遵旨!” 在低下頭的一瞬間,他特意留神。 然后將趙佶臉上稍縱即逝的得意之色,看得清清楚楚。 一顆心。 徹徹底底地沉到谷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