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報應來了!-《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1/3)頁
天寧節的氣氛越來越濃烈了。
花榮帶著小妹,走在汴京街頭,看著樂車經過。
能作為樂車的,基本都是用牛來拉,外面披上一層彷制的虎皮,甚至裝飾成常人看不著的犀牛、大象,車上則有身穿華裳的樂工,吹拉彈唱招搖過市。
在樂車的周圍,又有雜技百戲藝人,跑旱船、走繩索、吞鋼劍、摔跤撲戲、舞馬斗雞、拔河鉆火圈……
花小妹越走越慢,只看得眼花繚亂,不時發出興奮的驚叫聲。
相比起這些流動的樂車,兩側的店鋪也是施展渾身解數,正店外的彩棚上,立起一盞盞燈輪,絲綢纏繞,金銀為飾,彩云繽紛,在白天都已經極為好看,到了夜間更是霞光萬道。
而每家門口更有樂舞隊伍,招攬生意,也有羅綺華服、脂粉香氣襲人的女子聚集,在門前載歌載舞。
花榮此時就聽到不遠處的歌曲,曲調似是《如夢令》,還能聽到歌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再聽到周圍人的議論,那是一位年僅十六歲小娘子所作的詞,在士林廣為流傳,堪稱驚艷文壇。
花榮雖然長得極為俊秀,卻是一心習武,不像有些人還奢望考一考進士,對于文壇自然不感興趣,只是覺得曲子好聽,然后被賭博游戲“關撲”吸引了。
時代特色不能忘,北宋中后期,過節的一大福利,就是賭博可以特別光明正大地進行。
沒辦法,在整天開盤的宋朝,賭博還是違法的。
建國之初,《宋刑統》就規定,凡是賭博者,一律打一百杖,賭資多的話,就按照盜竊罪論處。
這個律法起初執行是很嚴格的,在趙光義時期,一些賭徒被發現,直接處死,堪稱嚴打。
到了宋真宗,有個人考中了進士,還沒來得及慶賀,就被舉報是逃犯,原來他就是曾經因為聚眾賭博被抓,后來改名換姓,來考科舉,真宗大怒,立刻奪了這人的功名,嚴懲流放。
這樣禁賭的風氣,到了北宋中期開始改變,相關刑罰減輕,仁宗又十分喜歡賭博,沒事就跟宮女玩兩把,有次輸了一千文錢,還耍賴,非要討回一半,宮人都取笑他“官家太窮相,又惜不肯盡與”,仁宗回答得特別好“汝知此錢為誰錢也?此非我錢,乃百姓錢也,我今日已妄用百姓千錢”,看看,多么為百姓考慮的官家。
由于北宋文人段子太多,這個故事是不是文人編造的并不知道,但有了官家帶頭賭博,禁賭律令逐漸成為擺設,賭風大盛,漸漸的和吃牛肉一樣,都是刑律里面違法,但現實里面幾乎沒人管的事情了。
再到了神宗年間,“關撲”正式出現。
所謂關撲,就是商家所有東西,既可以賣,也可以賭,講白了就是買東西不用錢,而是用賭博的形式來購物,也叫“撲賣”、“關博”或者“博賣”,因為“博”太直接,官方上就用相同意思的“撲”字來代替。
這樣一個集買賣、娛樂與賭博為一體的活動,一出現后就備受歡迎,風靡大宋,男女老少都喜歡,許多小娘子都每每出家門,到街上看人關撲。
按照官方規定,關撲正式開放的時期,只有元旦、冬至、寒食三大節日當天,每到這些節日時,開封府衙就會貼出告示,告訴大家可以關撲。
但其實早就沒人理睬官方規定了,不僅在過年前后,關撲大約能持續一兩個月,也有許多人專門研究,以此為生,比如水滸傳里面,“火眼狻猊”鄧飛的出場贊詩,說他“原是襄陽關撲漢”,就是說明鄧飛落草為寇之前,是以關撲為職業,當然此人更出名的,還是那句“多餐人肉雙睛赤”,被視作食人魔君。
就是這官家生日的天寧節,關撲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街頭巷尾,引得無數人圍觀,而賭博的商品也變得越來越包羅萬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