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后!!” 公孫昭是最先反應過來的,勐然望向宮城的方向。 宮內的具體動靜,這個地方肯定是看不見的,但那沖起的火光,卻能隱約得見。 在這個時候禁中大火,如果燒的還是太后所居的福寧宮,那發生了什么,已是不言而喻。 “昏君!昏君!你就這般迫不及待的弒母么?” 公孫昭悲憤交加,凄厲怒吼。 無情最是帝王家,自古以來,不乏為了皇權而釀造的人倫慘劇,但中原帝王還未有殺母行徑,反倒周邊的敵國就有先例,正是西夏李元昊。 但那至少是太后與外戚想要對李元昊下手,李元昊察覺后直接大開殺戒,親自毒死他的母親,況且此人在大宋眼中一向與禽獸無異,弒母殺妻霸占兒媳,宮中九位后妃,除一位幸運的早死,得了個善終外,其他幾乎被他殺了個遍,最終也為子所弒,淪為笑柄。 想到如今的天子,對國家的治理暫且不說,在私德方面居然就一步趕超了西夏的暴虐國君,公孫昭情不自禁地悲呼:“我大宋竟落得與西賊一般嗎?此等昏君在位,國將不國!國將不國啊!” 凄厲的聲音回蕩四方,班直侍衛先是騷動了一陣,然后才喝罵起來:“住嘴!住嘴!”“公孫昭,你竟敢辱罵官家!你果真反了么?”“拿下逆賊!” 他們的聲音很高,但語氣并不堅定,與其說是呵斥公孫昭,更像是堅定自己的信念。 公孫昭的名聲與品性,在禁軍里也是大有佩服的人在,之前突然緝捕他,已是令班直侍從詫異,再結合守衛宮城的時候,被刻意調離,現在宮中又真的起火,難免生出想法。 但作為禁軍里,待遇最好的一批精銳,許多人不愿多想。 再看到公孫昭渾身浴血,凄厲高呼的模樣,許多人更是不敢多想。 世上的英雄少之又少,他們只是隨波逐流的小人物,終究只能奉命行事! 當然,普通人的良知也難以泯滅,對待公孫昭,他們終究是愧疚,反倒是看向那個立于樊樓之上的寬袍人,厲聲呼喝:“將那妖言惑眾的賊子射下來!” 面對神臂弓的瞄準,李彥輕輕撫摸了一下鷹兒的羽毛,卻是側耳傾聽:“打更聲響,十月初十到了!” 這個聲音依舊蓋過了所有人喧雜的聲響,別說眾班直一怔,就連公孫昭都下意識地聽著不遠處傳來的鼓鉦聲:“子時三更,平安無事!子時三更,平安無事!” 唐朝打更的工具是鼓和鐘,以鼓為時,以鐘為分,宋代則是鼓和鉦(zhēng),以鼓為更,以鉦為點,后者是以前的青銅器改造,近似于一種手搖式的鈴鐺,減輕更夫的負擔。 而現在聽著那有節奏的聲響,再聽到報平安的期盼聲,眾人先是覺得有些諷刺,宮內的喧嘩,宮外的追殺,怎么看也不像是平安無事,然后意識到,到了子時,不正是象征著新一天的到來? 李彥仰首望天:“今日正是所謂的天寧節啊!” 那位聰明、軟弱、毫無擔當的大宋天子趙佶,迎來了登基后的第一個生日。 肯定也是最難忘的一個生日,因為他以后每一年的天寧節,都要與今日的所作所為,綁定到一起。 只是可惜了十月初十這個日子。 相比起五月初五被認為惡日,十月十日是五福逢德,日月相合的吉利數字,被稱為十全十美,后來又有了十成節、豐收節、雙喜節等節日。 當然,迷信要不得,正如趙佶將自己的生日,改到了這么吉利的日子,依舊做出了那么多昏聵的事情,后世還有一位名人的生日,也是農歷十月初十,其喪權辱國的作為和趙佶堪稱伯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