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呂師囊道:“我近來仔細研究過此人的每一次現身,發現此人并不是一個嗜殺之徒,秉持的是懲惡揚善之道,這也是為什么太學案會那么快地將其引出來,他很愛惜名聲!” 潘文得經過這些天的修養,已經緩過氣來,但每每想到那晚跪倒在地上,瑟瑟發抖的場面,心中都免不了恨意翻騰,真正讓他面對“佐命”又是全無勇氣,聽到這個計劃不禁大贊:“這個法子好!” 卓萬里則有些不愿意:“可我們的身材不及對方高大,上次朱武是站在高處,驚鴻一瞥,讓人難以分辨真假,我們如果要扮成‘佐命’入室,生還者難免發現區別,而且這等事有違道義……” 呂師囊知道最后一句才是關鍵,走到卓萬里身前,凝視著他的眼睛:“記住,‘佐命’的善是小善,我等傳道于世,迎明王降法,才是大善!” 卓萬里眼神里的動搖緩緩消失,變得堅定起來,重重點頭:“是!” 呂師囊領頭行教禮,口中高頌道:“明王勸善,愿罪銷滅,教化眾生,令脫諸苦!” 眾人露出虔誠之色,齊齊高頌:“明王勸善,愿罪銷滅,教化眾生,令脫諸苦!” …… 同一片夜空下,歲安書院內,燭火燃起,依舊有一群人在苦讀。 如果僅僅是朱武和蔣敬倒也罷了,但盧俊義、花榮、安道全都在夜讀,就連原本識字寥寥的索超和張順,都在默寫《三字經》。 唯一不在的是時遷,他去探查情報了。 朱武看著這一幕,心生感嘆。 最初李彥帶著好漢學文時,他能明顯感受到雙方那種互相折磨的氣氛,本以為只是心血來潮的打算,肯定是會迫于現實放棄,沒想到這群人真的因而改變。 哪怕時間還短,在學識方面肯定談不上有什么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眼前這安靜的一幕,其實就說明了很多。 換成以前,那位兄長一聲令下,眾人肯定是囔囔著出去,哪怕不知道明尊教的所在,也要四散尋找線索,反正是肯定靜不下來的。 但現在他們卻能沉心定氣,等待丁潤官府方面的動向和時遷市井街頭的查探,這已經是顯著的進步。 不單單是盧俊義等人,朱武的視線回到手中的書卷上,目光掃視,一列列文字如同涓涓細流般淌進腦海中,閉上眼睛,文字歷歷在目,清晰至極。 這種一目十行,過而不忘的感覺,不正是當時太學所展現的那般,也是每個讀書人都夢寐以求的能力么? 朱武不明白為什么會有頓悟,但似乎又覺得在那位的指點下,一切都似是水到渠成的感覺,看向李彥所在的屋子,目現異彩。 旁邊的蔣敬湊了過來:“朱兄弟,是不是對兄長有種崇敬之感?” 朱武嘴動了動,低嗯了一聲。 蔣敬笑道:“不奇怪,我最初認識兄長,是因為眼疾去歲安醫館看病,后來接觸多了,就生出這般感覺,世上沒有什么他不會的,也沒有什么能難倒他的事情!” 朱武道:“我承認林院長遠非常人可及,但蔣兄此言,未免有所夸大……” 蔣敬想了想,嘆息道:“確實是夸大了,這世上終究有許多人力難以企及之事,且不說其他,就看如今這世道,又能如何改變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