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六百三十三章 “佐命”沒錯,此世當造反!-《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2/3)頁

    李彥看出來了,估計丁潤想殺人,被公孫昭暫時勸住,繼續問道:“吳居厚和劉延慶,具體是怎樣的往來?”

    丁潤道:“他們的具體勾當,我倒是不知,但吳居厚本是掊克吏,為朝廷斂財,為眾厭惡……劉延慶則是黨項人,為保安軍劉氏出身,邊境的蕃官家族……”

    丁潤開始詳細講述兩人生平,李彥擺出聆聽的姿態,雖然他早就知道這歷史上留下惡名的兩人。

    吳居厚這個人,風格就是做事做絕,一點都不居厚,欣賞他的人十分欣賞,但更多的是對其恨之入骨的百姓,否則以其能力,不至于后來與宰相失之交臂。

    而劉延慶確實是黨項人,仁宗朝時,西夏立國,李元昊連年率軍進逼,期間有不少蕃人投靠宋廷,保安劉氏就是這樣內附的,原名不可考,賜官時得劉姓,傳到劉延慶,已經是第四代子弟。

    劉延慶的“輝煌”時期不是現在,而是歷史上的二十年后,統兵十萬北攻遼國,軍紀渙散,隊伍不整,第一戰就被打得大敗,嚇得關閉營壘,不敢再出,其部下郭藥師建議,乘虛襲取城池,劉延慶同意了,派郭藥師率部前往,命第三子劉光世為后援,結果郭藥師等人攻入城中,與遼軍巷戰,那位劉光世卻遲遲未到,郭藥師敗退,其他部將戰死。

    眼見奪城失敗,劉延慶驚惶之際,再被遼軍一嚇,都沒等對方攻來,就燒毀自己的營地,然后一路逃跑。

    撤退是很考驗將領能力的,劉延慶無疑貢獻了最佳的反面例子,“相蹂踐死者百余里”“自熙、豐以來,所儲軍實殆盡”,遼軍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宋軍慘敗,不僅士卒自相踐踏死者百余里,軍隊物資還損失了不知多少,“契丹知中國不能用兵,由是輕宋”。

    就這樣的大罪,劉延慶被貶官后,卻又很快起復為鎮海軍節度使,后世分析,此人雖然是個軍事廢物,但家族利用蕃將優勢,在中下層深具影響力。

    到了靖康之恥,劉延慶則是光榮的汴京守將,見勢不妙,再度率兵逃跑,最后被金人騎兵追上殺死。

    同樣被殺的還有他的幾個兒子,可惜他的三子劉光世沒死,反倒完美地繼承了其父的風格,金軍一來就望風而逃,最后居然跟岳飛、韓世忠、張俊同稱為中興四將。

    張俊也不是什么好東西,貪婪好財,奴顏婢膝,極力贊同宋金議和,被趙構稱贊為“武臣中無如張俊者,比韓世忠相去萬萬”,堪稱一丘之貉,后來也跟秦檜一起制造偽證,陷害岳飛,但張俊人品再卑劣,早期軍事能力還是可以的。

    劉光世無論從哪一點看,都是廢物,上到趙構,下到群臣,都不喜劉光世,對其多有惡劣的評價,但此人在軍中影響力極大,將他罷掉后,換成誰上都不好,所以這位一直跑一直跑,硬生生茍住,后來又迎附秦檜,得了善終,死后封王,還是中興異姓七王之首,在韓世忠、張俊、岳飛、楊存中、吳玠、吳璘之上。

    從劉氏父子的未來,其實也能分析出,這個名氣上遠不如楊家將、種家將、折家將大的保安劉氏,在目前的武將世家里面,影響力相當不容小覷,所以吳居厚才會保他。

    分析清楚利益關系,李彥就知道怎么破局了:“丁判官被污蔑,此次的關鍵,其實不僅在于吳居厚,而在劉延慶這位禁軍指揮使身上。”

    “正因為他的身后有根深蒂固的武將之家支持,又與士大夫群體有著默契的關系,吳居厚才會選擇掩蓋此人的失職,轉而將罪名栽贓給丁判官。”

    “如果丁判官只要出一口惡氣,那應該盯準吳居厚,但要解決問題,還要從劉延慶身上下手。”

    丁潤極為憎惡劉延慶,聞言眉頭大皺:“林公子之意,是幫劉延慶脫罪?”

    李彥搖頭。

    公孫昭面色微變:“兄長之意,是讓劉延慶死?”

    李彥沒有直接回答:“皇城司提點高俅,目前正在追查明尊教賊子下落,并且已經得到可靠信報,班直侍衛里可能有對方的眼線。”

    丁潤眼睛一亮:“這劉延慶莫非是明尊教徒?好啊,我說他怎么敗得那么慘,原來故意配合對方!”

    公孫昭卻明白,劉延慶十之八九跟明尊教沒關系,但沒關系也可以扯上關系,因為皇城司無疑更能上達天聽,如此查下去,是造反的大罪,要劉延慶死全家啊!

    兄長怎么跟師兄一樣,說殺人全家,就殺人全家……

    李彥看他變了神色,失笑道:“你們去做就明白了,劉延慶即便牽扯到邪教大案中,說不定都能幸免,更別提累及全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