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彥道:“關鍵是得查清官妓失蹤,是明尊教賊子為了練邪法所做的傷天害理之事,才能師出有名。” 高俅想了想:“就讓裴宣出馬,此人是個有能耐的,不懼外界紛擾,一心查案,我很欣賞。” 丁潤幽幽地道:“這樣的人,怕是難以久存哦!” 這看得沒錯,裴宣也是一百零八將之一,在原劇情里排名四十七,是為地應星,早年出身吏員,后來任六案孔目,就是和公孫昭的好友丘壽一個職務,別看只是吏胥,卻是辦文案的首席吏員,掌管獄訟、帳目、遣發等事務,權力不小。 不過此人剛正不阿,得了個“鐵面孔目”,在大宋官場其他官員自是容之不下,受到迫害,落草為寇,投靠梁山后,又被任命為“掌管定功賞罰軍政司”。 以他的性格安排這個職務,倒是很合適,但想想梁山那種稱兄道弟的環境,李逵整天犯錯,宋江從來都是口頭上罵一罵,連小懲都做不到,更別提大誡,所謂定功賞罰,也只是充門面的擺設罷了。 如今皇城司做的是懲奸除惡的事情,李彥倒是希望裴宣能發揮一下作用,這件事安排好后,又詢問道:“關于厚將行會的情報,調查好了嗎?” 高俅有些難堪:“我確實派出手下,好好調查了一番,可到目前為止,都是皮毛。” “無妨!” 李彥接過一本整理出來的案錄,翻看了幾下,就全部了然于心:“根據目前的調查,厚將行會的主業,是造紙、制墨和印刷,暗地里還有什么產業不好說,但主體是文教,應該沒有問題。” 他最初以為“厚將”兩字,是出自《鄭伯克段于鄢》的“厚將得眾”,也就是土地擴大了,將要得到百姓擁護的意思,這樣的名字自然是與房地產有關,以兼并為主,后來才知道,這個行會是搞文教的。 正因為這樣,其實難度是很大的,李彥神情稍顯鄭重:“這很麻煩……” 高俅不解:“林公子此言何意?這幾個行業又不是禁榷商品,我們拿下有什么麻煩的?” 李彥道:“以印刷業舉例,早在戰國時期,印刷術已經初現雛形,只不過當時的印刷術規模很小,隨著時間推移,印刷術逐漸經歷了墨拓石碑、雕版、活字版幾個階段,如今可謂是印刷業發展最興盛的時期。” “若不是印刷業發達,各地也沒辦法開辦那么多座書院,前唐就是想這么興文教,都沒有這份條件,這其中自然有朝廷的大力支持。” 高俅和丁潤想到他的歲安書院,都點了點頭。 李彥接著道:“同印刷業一樣,造紙和制墨也是興文教的必須產業,朝廷對它們的扶持,和以文治國的態度是分不開的,本質上就是為了提升文人的地位。” “在這種政策的執行下,這幾個行業的重要性是與國運密切相連,偏偏比起茶、鐵、鹽、酒是政府專賣的禁榷商品,朝廷對造紙、制墨和印刷又少有限制,這就給民間商會巨大的利用空間。” “我敢肯定,不僅是厚將行會,六大商會都對這一塊都有涉獵,只是根據這份案錄顯示,目前在全國各州縣掌控的雕版印刷中心數目,厚將行會排在第一,是這個行業的龍頭老大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