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彥目光微動,傳音道:“師師,你去問一問,這群僧人是什么來歷?為什么能走后院離開?” 師師馬上去打聽,很快有了答案:“他們出自傳真寺,這座寺院的主持正宏法師交游廣闊,尤其與橫山行會的往來甚密,橫山行會在樊樓也有兩成的股份,是東家之一,所以傳真寺也是店內的熟客,才會從后院離去。” 橫山行會是與厚將行會、商丘行會、川峽行會并列的六大商會之一,經商范圍主要在宋夏邊境,李彥再看這群行進有序的僧人,心中已經有了兩個猜測。 早在逛大相國寺時,他就聯想到,在宋朝時期,由于佛教在東亞各國的傳播性,僧人成為溝通各民族的橋梁,不少諜細也利用僧人身份做偽裝。 那么眼前這群有軍士底子的僧人,要么是大宋培養,準備安插到別國的間諜,要么就是反過來,敵國安插進大宋的間諜。 相較而言,李彥更偏向于后者,因為他熟悉皇城司內的運作,里面并沒有與佛門合作,培養專業諜細的意思,既然那個官方的情報組織都沒有做到,其他由士大夫執掌的部司,這么做的可能性就更小了,想來佛門自己也不會那么積極。 而如果是敵國間諜的話,董平挾持那老僧的目的也很明顯了,恐怕是準備利用對方的隱秘渠道,送其安然離京。 真別說,相較于其他渠道,間諜和邪教的路子,確實更為隱蔽,更具有安全性。 “氣數第二個表現,是擅于利用周遭的勢力,為自己逢兇化吉?” “畢竟現在出手的話,這群傳真寺的僧人首先就要拼命,無形中反倒保護了董平。” “既然如此,就一網打盡吧!” 李彥寫了一張便條,遞給小黑:“交到高提舉手中,速速圍住傳真寺搜查,一旦證明此地窩藏敵國諜細,抄家就不必講究秋毫無犯了!” …… 大宋皇城。 相比起其他部門的年假,皇城司內依舊進進出出。 往來吏胥和邏卒的精神面貌,雖然遜色于公孫昭組織的快班弓手,但也強過以前不知多少,初具了情報機構的效率。 當然,在年假時期加班,是人都會有怨言,何況大宋朝廷的效率一貫低下,憑什么讓他們這般積極的工作,還看不到多少油水,只有一些微薄的俸祿補貼。 正抱怨著呢,就見一群人突然從里面涌了出來,為首的正是精神奕奕的高俅。 他翻身上馬,自己帶上焦挺,對著左右的高廉和裴宣吩咐:“本官先行一步,你們召集人手,速速包圍城西傳真寺,此地極可能是敵國暗諜的據點,都給我振作起來!” 說罷,他看向并不激動的皇城司部下,直言不諱地道:“一旦確定了罪證,定要好好查抄,以慰諸位的辛勞!” “噢——!!” 在歡聲雷動之中,年假中唯一上班的朝廷部門,如猛虎出山,向著傳真寺撲了過去。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