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彥頷首:“我們就是去白沙塢,不必擔心,你們的王鏢頭正在里面,已經控制住了局面。” 待得太陽開始西沉,車隊浩浩蕩蕩地來到堡寨下時,吊橋確實很快放下,花榮、時遷和王四出面迎接。 待得車隊入內,吊橋重新升起,寨門關閉,眾人看著堡寨內部,不禁暗暗咋舌。 李彥安撫道:“這座堡寨地處要地,如今匪患暫平,借此地休息一下自是無妨,你們各自帶隊,尋找住處,升起爐火,保持警惕。” “是!” 想到今夜不必在外面挨凍,眾人頓時高興起來,分散而去。 正在這時,吳用搖著羽扇,走了過來,拱手道:“恭喜林公子得勝而歸。” 李彥微笑:“吳教授慧眼,兵匪賊患被平,此地可以安穩一段時日了。” “聞名不如見面,此人遠比傳言中要強,是做大事的人物啊!” 吳用親眼目睹白沙塢的下場,心驚的同時,想到后面還有不少匪賊,頓時又熱切起來。 如此猛龍過江而來,白沙塢恐怕只是一個開始,正是他這等滿腹才華無處施展之人,大展拳腳的最佳時機。 可惜無論是之前接觸的花榮、時遷,剛剛入寨時跟在李彥身后的盧俊義、索超,還有護在家眷隊伍前的張橫、張順,都是一眼可見的出眾。 吳用自忖神機妙算,自是萬萬不能成為無用之輩,心中有了計較,故作嘆息道:“可惜林公子這般英雄走后,此地又要被賊人所占,過路的行人又要苦不堪言啊!” 李彥看了看他:“這倒也是我擔心的,這處堡寨位置極佳,自然不可能荒廢,依吳教授之言,該當如何?” 吳用開始鋪墊:“京師高官遇害,兇案頻出,地方吏治敗壞,軍事廢弛,我等小民苦不堪言,若要劫富濟貧,主持公義,還是得靠綠林好漢!” 李彥道:“比爛的話,確實如此。” 這個詞語讓吳用有些不舒服,但想了想,又不禁苦笑道:“這話倒也貼切,現在正是如此,這白沙塢若是空下,還是得讓綠林好漢占了,總比兵匪索取無度,來的要好……” 李彥已經知道他要說什么了,淡淡地道:“我與綠林中人并無往來,對于好漢之見,也與旁人不同,此事怕是難為。” 果不其然,吳用趁機舉薦:“小生有一好友,姓晁名蓋,乃是山東鄆城縣東溪村的保正,平生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如此人物,可稱好漢否?” 李彥眉頭輕動:“既是保正,那也是朝廷吏胥,難道他愿意來此?” 保正是由王安石變法中的“變募兵而行保甲”而來,“詔畿內之民十家為一保,選主戶有干力者一人為保長。五十家為一大保,選一人為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為眾所服者為都保正。” 五百戶村民里面,選一個最能為眾所服者為保正,這個職位基本不是朝廷的任命,而是鄉間選舉出來的,晁蓋是富戶出身,性情豪爽,仗義疏財,在村民的推舉下,就成了保正。 而吳用和晁蓋從小相識,身為發小,肯定是第一個想到對方,他輕搖羽扇,露出淡然的微笑:“晁保正義薄云天,專為友人兩肋插刀,小生出面相邀,他定是愿意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