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嚴大娘聞言看了眼這位挺溫和的東家,恨不得捂住師師的耳朵,師師卻已經將寶貴的商戰技巧記在心里,連連點頭,一副學到了的模樣。 李彥笑道:“別當真,這是一種利益至上的貪婪手段,可以獲得短期的收益,卻沒有長遠的格局。合格的商人,是花小錢,辦大事,而高明的商人,則是花大錢,辦更大的事情!” 師師似懂非懂,卻也牢牢記下。 李彥又關照了幾句,對于酒樓的事情就不多操心了,轉而考慮書院的選址。 如果說樊樓的分店,是一種切入當地局勢的溫和手段,歲安書院的開辦,就是主線任務,關系到改朝換代的關鍵進程。 所以從選址這一塊開始,就是重中之重。 正如京師里的歲安書院,選在御拳館對面,是很不錯的地段,在大名府的書院開設,也準備在城內選擇一片合適的地區。 大名府外不考慮,那是完全可能暴露下兵戈之下的,為了所謂清靜的讀書環境,根本不值得。 而李彥根據這段時間的調查,發現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現象,大名府這片居然沒有像樣的書院。 原因倒也簡單,好的書院都聚集在西邊的相州呢! 相州韓氏單單是大小書院,就開辦了足足七家,還有韓琦和韓忠彥父子的“萬籍堂”,里面聚書萬余卷,放眼天下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韓忠彥就特別喜歡在書里忘卻現世的苦痛,摒棄肉身的限束,化為一縷精魂,縈繞在美妙的文字之間,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 而韓氏子弟有了如此大量的藏書,知識的積累可見一斑,書院的教育,一方面是為了培養自家的子弟,另一方面也是選拔合適的人才,作為聯姻和結盟之用。 比如現在的知府李清臣,就是在相州書院讀書,從小有了神童之名,后來考中進士,韓琦將侄女嫁給他,士林傳為佳話。 既然有了相州書院珠玉在前,誰也不希望與這個強大的士族產生沖突,自然就退避三舍,以致于這座軍事經濟重地,教育資源是最弱的一環。 久而久之,對于準備開辦書院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極壞的消息,因為只要在這里的書院有了氣色,都會視作來跟韓氏打擂臺。 但在李彥眼中,卻是一件大好事,因為這意味著肯定有許多渴望獲得知識,卻得不到合適教育的學子,在渴求著一束打破壟斷的強光照進來。 歲安書院將化作光,達成他們的心愿! 正想到這里,一道修長的身影快步走入酒樓內,正是朱武:“兄長!” 李彥見他十分興奮的模樣,就知道有關鍵消息,將他帶到邊上:“發生什么大事了?” 朱武道:“知府李清臣病重,親友齊聚,瞧那模樣,快要開席了!” 李彥對于他的用詞笑了笑,好像自己一行也等著吃席似的,不過歷史上這位大名知府是明年病逝的,如今大宋內部的局勢已經變化太多,李清臣提前蹬腿倒也不是不可能:“李清臣一旦病逝,王氏兄弟怕是要正式反撲。” 朱武分析道:“是啊,之前不妄做挑撥,果然是正確的,他們如果發現有外力干擾,或許會警惕一二,現在則肯定按捺不住……兄長,需要我暗中散播消息,讓林叔成為兩方爭取的對象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