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娘,我去書院了!” 樊樓中,師師利落地完成今日的活,跟嚴大娘報告后,開開心心地背上書囊,出門騎上小矮馬。 似乎是受到獅子驄那次亮相的刺激,近來賣馬的販子多了起來,師師也買了一匹小矮馬,代替京師時騎的小毛驢。 此時她在車水馬龍中熟練地穿梭,巧妙地避開那些遭到亂兵打砸的店鋪,也不走賊人出沒的偏僻小路。 “這段時間,大名府內越來越亂了……” “其實以我現在的武力,和初入門的練勁技巧,完全不懼這些啊,但大官人不讓我逞能,大娘也會擔心的!” 師師其實很有些蠢蠢欲動,想當英姿颯爽的小女俠,可想到大人的關照,還是跟自己的小矮馬一起,踢踢踏踏地抵達書院,還不忘將它牽進后門,否則系在外面,會被偷的。 這次不必翻墻,師師一路來到講室區域。 相比起汴京的第一座歲安書院,這第二座書院面積更廣,講室更多,但目前的學生數目卻極少。 師師很為大官人鳴不平,這樣好的老師,居然沒有學生愿意來聽講,實在是太不應該。 “今日我們講‘睡王’遼穆宗耶律璟。” 不過聽到大官人的聲音清晰地從講室之內傳出,師師頓時將雜念拋開,與屋內的眾人一起,全神貫注地聆聽起來。 李彥看了看講室外,微微一笑,又重回眼前。 下方聽課的身影,主要是歲安一期,盧俊義、索超、花榮、時遷、張順、張橫。 包括朱武在內,都要繼續學習,哪怕能獨當一面,但還是得不斷進步,超越曾經的自己,不可懈怠。 而除了一期這些熟悉的面孔,還多了好幾位。 比如研究槍炮的凌振、跟著盧俊義的小燕青,還有徐寧和張清。 徐寧跟著林元景一起來大名府剿賊,張清則是隨張伯奮去南京應天府剿滅賊寇,如今張伯奮已經回歸汴京,張清仗著年輕力壯,立刻來大名府相助。 明尊教徒沒遇到,正好趕上書院開課。 他此時可覺得自己來得太對了,因為這短短幾日聽著兄長所言,已是大長見識,更覺得自己突然開竅了,以前不喜歡的文事,也覺得津津有味。 “遼穆宗耶律璟是遼國第四任皇帝,他的前任遼世宗耶律阮,是遭火神淀之亂遇害,本來沒有繼承權的耶律璟才得以繼位。” “此人喜歡飲酒,不恤國事,每酣飲,自夜至旦,晝則常睡,國人謂之‘睡王’,晚上喝酒作樂,直接通宵,然后白天就呼呼大睡,政事放在了腦后,可不是‘睡王’么~” “這位遼帝又嗜好打獵,游獵不分季節,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游獵,朝政交給蕃漢諸臣打理,偏偏由于上位不正,猜疑心重,殘害人命,濫用酷刑。” “他對待身邊人最為極為殘酷,動輒虐殺,最終的下場是被近侍聯合廚子,趁其酩酊大醉時弒殺。” 說到這里,下面竊竊私語:“倒是像張飛呢!”“倒不如說嗜酒之人都是這般,脾氣暴躁的,施虐下人,終被反噬!” 師師聽得也縮了縮腦袋,她自己不喝酒,倒是想到了清照姐姐,也極為喜歡飲酒,沒有喝渾身不得勁。 是不是要勸一勸呢?可個人愛好,怕是不會聽旁人的話吧…… 不過她很快又想到,前日見清照姐姐時又有不同,有了出塵的氣質。 “或許不用我勸說,姐姐也能不過度飲酒的!” 正當師師轉憂為喜的時候,盧俊義則有些遺憾:“這位遼穆宗時期,是太祖在位,如果當初趁著此人昏庸無度,拿下燕云十六州就好了!” 這個話題不錯,李彥順勢問道:“你們覺得,如果當年我們大宋出兵,能取回燕云十六州么?” 眾人交頭接耳一番,花榮開口道:“我覺得大有希望,如今禁軍雖號稱有百萬,但真實戰力,恐怕不如太祖時期的十五萬強軍,以當時我大宋的軍力,趁著遼人內亂,君王昏庸,如何不能揮軍北上,奪回燕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