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進了書院,蔡京步伐放緩,聆聽講室內傳出的讀書聲,從“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一直聽到“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他在京城時,已經專門去聽過《三字經》,此時對比,發現又有變化,顯然是在不斷改進中,怪不得士林中默默無聞,原來人家確實沒有對外發表的意思。 這更讓蔡京覺得鄭重,多少文人有了些成就,就迫不及待地傳揚,博取聲名,這位卻能蒙學以正,潛心修學,別說是年輕的后輩,即便是他都很難耐住寂寞。 “如此人杰,有朝一日,必將一飛沖天,這歲安書院也將名傳大江南北!” 心中默默做出這樣的判斷,蔡京更覺得此次不能親眼見一見這位林二郎,實在有些可惜。 作為新任的大名府知府,滄州他是絕對不能去的,那不是勇敢,而是愚蠢的以身犯險,他目前所要考慮的,是整個河北的局勢。 不過或許是時運相濟,三人剛剛坐下,時遷就收到消息,振奮地道:“高提舉和蔡知府來的正好,兄長回來了,正去拜訪相州韓氏!” …… 相州安陽縣。 李彥騎著獅子驄,來到了韓家府邸之前,看著這廣廈千萬的地方豪族。 滄州鄉兵團的訓練,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他留下盧俊義、花榮、徐寧、張清,各自操練兵種,段景住負責探聽遼人情報,柴進則隨著他一起來此,解決軍械糧食的補給問題。 原本的保丁是盤踞在各自的村落里面,吃著自家的糧食,武器軍械也是合力打造出來的,固然良莠不齊,一眼看上去就是雜牌的農兵,但后勤方面沒有什么煩惱。 現在他要將各鄉的力量抽調整合起來,哪怕一時間不可能形成數萬大軍,但三四千人還是有的,這些人的吃喝拉撒都要解決,這就是一個迫在眉睫的難題。 柴家莊表示能全權供應,但他們莊上糧食很多,卻沒有武器,何況李彥的目標也不僅僅是滄州一地,他希望將面臨著遼軍鐵騎威脅的村落都聚集起來,盡可能地擰成一股繩,這就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所以他找上了相州韓氏,這個家族不僅在河北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麾下更有著準備沖擊六大商會位置的安陽行會。 “那安陽行會的韓密孫,是個錙銖必較之輩,想讓他開口捐助鄉兵團,怕是比登天還難!” “不過兄長親自出面,定能馬到成功!” 柴進跟在李彥身后,看著這位挺拔的背影,眼中涌動著自信。 有些人生來,就是能人所不能,他跟這位接觸之后,越來越感受到這點。 而就在這時,李彥的頭卻轉動,看向遠處的大道。 片刻后,有馬蹄聲傳來,一群人風塵仆仆地趕到。 為首的高俅伸出手臂,歡喜地搖動著,李彥也遙遙頷首,露出笑容。 重聚河北,再創輝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