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嗖!” 一根箭矢破空而至,破開甲胄,直中胸膛,他發出慘叫,跌落馬下。 遠處李彥弓開如滿月,箭去似流星,一箭將蕭大觀射下馬去,旁邊的盧俊義也瞄準其他目標,專門射殺遼軍將領。 對面的箭雨也很快落下,兩人仗著馬快避讓,一路游擊射殺,等到遼軍艱難地離開密林時,已經丟下了幾十具尸體。 看似人數不多,實則至關重要。 李彥悠然道:“遼軍兵分三路,耶律得重此次帶了四萬精兵入山東,之前潰逃的一萬遼兵,短時間內想要收攏已經很難,再將這些中層將領除去,遼軍紀律散亂的劣勢會進一步爆發,處于山東的軍隊戰力,已然下降大半。” 盧俊義興奮地道:“真正關鍵的是打破了遼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能讓山東各地建立起信心,才能痛殺遼狗!” 李彥點頭,盧俊義的戰略眼光也成長起來了,這才是他帶上梁山泊六百嘍啰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是他個人分身乏術,另一方面也是要塑造出遼國正規軍隊打不過一支賊匪嘍啰的感覺,樹立抗敵的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 他目光一轉,看向不遠處的山寨:“你在李家莊如何?” 盧俊義道:“李家莊少莊主李應武藝不俗,頗有血氣,可為助臂,剛才祝家莊被圍,發出烽火求援,他也力主突圍。” 李彥道:“能突圍已經算是一份不錯的勇氣,三家豪強里面,李家莊是最具備反抗性的,可以招入鄉勇團。” 盧俊義眉頭揚起,鄉勇團、鄉兵團,一字之差,但確實體現出了山東與河北的不同特色:“這些地方豪強過于惜身,難以動員,不過哥哥勝了后,他們一見到是順風仗,恐怕都想來蹭功勞了,現在他們想參軍,我們倒是要好好選一選!” 李彥笑道:“只要有戰意,能立功,功勞自然是不吝給予的,我需要篩選兵源,建立出一支可堪大用的鄉勇團,北上燕云十四州,那才是漢家兒郎真正的反擊之地!” 說罷,李彥轉向跟在后面默不作聲的吳用:“吳軍師精通文韜武略,,山東的鄉勇團,我希望你能助我操練。” 吳用聞言一怔。 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此次跟來就是因為自己是山東人,有著鄉土優勢,能夠招募本地好漢,結果對方居然將這等大事交托過來?要知道他可是晁蓋的軍師! 李彥著眼的是大局,且不說現在的吳用格局有所提升,即便是原著的吳用,在謀略方面也是極強的,執行力更是相當可怕,再加上古人對于家鄉的認同感,鄉勇受制于地主階級的局限,在山東組建鄉勇團,自然是吳用最合適。 而迎著這份信任的目光, 吳用抿了抿嘴唇,拱手道:“請林公子放心,小生一定竭盡所能!” …… 一個多時辰后。 當確定了遼軍完全撤走,那位卻沒有來莊內的意思,扈莊主帶著扈成,李莊主帶著李應,祝莊主帶著祝龍與祝虎,主動來到獨龍崗下。 所見的是還在清理戰場的人,戰利品已經扒下,遍地尸體還需掩埋,而那位騎在獅子驄上的偉岸身影已經不見,取而代之是一位眉清目秀,面白須長,搖著羽扇的書生。 聽到馬蹄聲傳來,書生轉了過來,目光在年輕一輩身上掃了掃,然后看向三位真正決定著堡寨大權的老輩,露出溫善的笑容,用濟州方言道:“在下吳用,字學究,東溪村人士,見過諸位鄉勇!”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