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退兵?” 中營捺缽,遼帝行宮之中,耶律延禧惡狠狠地看著拜倒在地的蕭兀納和蕭奉先,暴怒道:“就因區區鄉兵農奴聚在邊境,你們就擔驚受怕,覺得燕云會被奪?我契丹大好男兒,沒有這般懦夫!” 蕭奉先已經慌了,連連叩首:“陛下三思啊,倘若燕云有失,我大軍退路遭截,后果不堪設想!” 蕭兀納知道單純從利弊分析,是絕對說服不了剛愎自用的天祚帝,則道:“如今山東兵敗,敵軍反撲,我等一籌莫展,陛下天縱之才,還望教老臣應對之法!” 耶律延禧掃了眼蕭奉先,以前他極為喜歡蕭奉先的妹妹,愛屋及烏之下自然也欣賞這個說話好聽的外戚,此時卻無端生出厭惡來,拂袖道:“滾!!” 蕭奉先訥訥地退了下去耶律延禧再看向將自己扶上皇位的老臣蕭兀納,上前攙扶:“太傅快快請起你是朕的老師啊!” 蕭兀納緩緩起身:“謝陛下!” 他了解這位學生的脾氣,耶律延禧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也確實有些手段,但事情壞就壞在偏偏認為自己聰明到無所不能的地步,變得我行我素。 讓耶律延禧自己承認錯誤,是絕對不可能的,蕭兀納只能道:“陛下此番南下,老臣本是不贊同的,但事實證明,還是陛下英明果決!如今南朝皇帝遷都金陵,偏居一隅,我大遼境內,人人都對陛下神威贊嘆不已,我契丹入主中原,也指日可待!” 耶律延禧聽得心里十分舒服,又開動起了聰明的小腦瓜:“朕之軍略,確令南朝惶然無措,正因這般,才萬萬不可半途而廢,我遼軍現在若是退回,南朝皇帝難道不會重新將都城搬回汴梁么?” 蕭兀納噎了噎,不得不說,這個想法還真沒錯,南朝趙佶還真會回來,粉飾一番,當無事發生。 所以耶律延禧大手一揮,很有主見地道:“山東乃小挫,無關大局,至于那鄉勇鄉兵北上燕云,不過是威嚇之計罷了,我大遼統治燕云一百多年,早已漢民臣服,根深蒂固,豈會有失?朕若是受這一嚇,就率兵南歸,那正與那無膽小兒趙佶一般了!朕絕不會如他們所愿!” 蕭兀納臉色變了:“陛下之意……是繼續南下?” 耶律延禧咬牙切齒:“不錯,南朝得此消息,定會認為我遼軍必退,放松戒備,朕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率兵南下,直撲汴梁,奪了那京中財富后,再下江南,朕要學昔日突厥頡利可汗兵臨渭水,讓南朝皇帝俯首稱臣!” 蕭兀納暗暗叫苦,你們兩個皇帝為什么就不能把膽子勻一勻呢,還有誰的例子不好舉,為什么要學頡利可汗? 耶律延禧卻已經下定決心,擺出策馬揚鞭的姿態:“太傅且看好,南朝如何在朕的雄風下瑟瑟發抖吧,哈哈!” …… “真的離開山東了!” 鄉勇團的隊伍里,扈成看著一個個士氣昂揚的鄉勇,毫不留戀地跨越過山東地界,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步邁出去,扈家莊門客的身份,就再也不復存在以后只有鄉勇了。 祝龍祝虎兩兄弟來到身側,考慮的問題更加實際:“那欒廷玉現在再度立功,趾高氣昂,是不是連扈兄的命令都不聽了?” 欒廷玉將自己一腳踢開,扈成也難免氣憤,卻又十分無奈:“罷了,是我們不爭氣,林總教頭給予那么多立功的機會,我們都未能把握得住,又能怪得誰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