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理來說,太監的權柄完全來自于皇帝,北宋皇帝派出太監督軍,也正是不放心武人,害怕他們作亂,童貫應該立刻宣讀手諭,令十萬將士回師,只為迎合趙佶那可笑的心血來潮。 但童貫的選擇是“貫發視,遽納靴中”,他的做法是,把宋徽宗的手諭塞進了靴子,當將士詢問時,他還答道“上趣成功耳”,也就是“皇上希望大軍能夠旗開得勝”,最終“師竟出,復四州”。 這份決斷和擔當,別說一個閹人了,就算是將領都沒幾個能夠辦到,也是童貫最輝煌的一筆功績,后面就迅速擺爛了。 而現在高俅的擔當,與童貫有異曲同工之妙,卻要更加堅定和難得。 后方想要和談,是延續了趙佶和百官南逃的國策,與這樣的旨意對抗,他哪怕還帶有著讓官家回心轉意的僥幸,也有著犧牲大好前程乃至更多的莫大勇氣! “這份擔當,我們絕不會辜負的!” …… “我這次真的豁出去了,一定要贏?。 ? 高俅確實大半夜沒睡著,輾轉反側想了好久,難免有些后悔,但又覺得自己做的事沒錯,最后實在困得狠了,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會。 但等到雞鳴時,他又趕忙起了床,強打精神,來到衙門正堂參加軍事會議。 “退兵是肯定不能退的,這個消息也不能讓鄉軍上下知道,更是絕不能讓遼軍知道,否則前面的諸多心血,就全部毀于一旦了!” “那些傳信的內侍必須控制住,我反正也與內侍省勢同水火了,不怕得罪這些沒根的閹狗!” “不過在會中不能表現出急切,避免給將士們壓力……” 站在堂前,高俅確定了幾個要點,深吸了一口氣,走了進去,如平常般來到主位坐下,只是神情難免疲憊。 好在經過連番大戰,除了體質特別突出的盧俊義、史文恭幾人精神奕奕外,其他將領難免都有些倦色,所以就連秦明和裴宣,都沒有看出這位上司的強自鎮定。 李彥來到高俅身邊坐下,也一如往常地頷首致意后,再看向眾將領:“我軍拿下涿州,稍加整備后,面對的就是燕云之地最關鍵的燕州和薊州?!? “攻城不比守城,以如今鄉軍的兵力,想要兵分兩路實在有些勉強,更不可有了幾場勝利,就如天祚帝那般好大喜功,認為遼軍不堪一擊,那么攻打的順序就至關重要?!? “諸位以為,接下來是先打燕州,還是先打薊州?又該如何破敵?” 眾人精神大振,這個議題太讓人興奮了,盧俊義趕忙道:“我提議先打燕州,燕京是遼國的南京析津府,無可置疑的燕云中心,當年太宗皇帝也是直接進攻這里,雖然遼國回援極快,宋軍被騎兵破之,但如果真的將這座重城下了,確實有一舉奠定大局的機會!” 花榮也道:“涿州一下,我們在燕云漢民百姓心中的地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州都有響應,可以再行里應外合之策,一鼓作氣攻下燕京,到那個時候契丹人在燕云的影響力,就徹底降至谷底了!” 大部分將領都贊同兩位統領的看法。 這不是長途奔襲,燕州薊州就在眼前,一座是都城,一座是重城,自然是前者誘惑力更大,攻克后也能對敵方造成更致命的打擊。 不過戰略的安排上,眾人肯定唯總教頭馬首是瞻,事實證明這位的格局眼光也是冠絕三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