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賊人受死!” 楊志手持家傳寶刀,鋒銳絕倫的刀光閃出,左沖右突,招招搶攻。 別說武藝略遜的歐鵬、馬麟、陶宗旺等人,就連年齡雖小,但得魯達看中的呂方郭盛,都完全招架不住,被打得節節后退。 “兀那青面漢子,欺負小郎君有什么能耐,我來會會你!” 魯達雙目怒瞪,一路沖到楊志身前,掄起手中的鐵棒,就抽了下去。 “嘿!來得好!” 楊志夷然不懼,舉刀迎上。 他虎體狼腰猿臂健,生得魁梧有力,臉上卻有一大塊青記,頗為丑陋,不得看重,以致于有了這等家世,又參加武舉,還未得一個官品。 “所幸我的運氣還是很好的,居然遇到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此番擒拿賊子,建功立業,必然出人頭地,光大門楣!” 興奮若狂的楊志與魯達戰成一團,李彥負手立于麗景門上,大袖飄飄,俯瞰四方戰況時,倒也關注了一二。 楊志不僅在后世被冠以老倒霉蛋的稱號,其實在此之前不少水滸傳的評價,對其觀感就都不好,原因自然是楊志為了重新得官,先是賄賂各級官員,然后又巴結高求,最后再幫蔡京女婿梁中書運送生辰綱,上了梁山后熱衷于招安。 所以有人說他“于水滸則不愿一朝居,而梁中書十萬金珠之贓物,則肝腦涂地,而為之護送于東京,冀達權相之門,乃祖令公在九泉有知,未必不引以為恥也。” 楊志表示:你了不起!你清高!徽宗朝的官場環境如此,不巴結奸佞又能如何呢? 至于熱衷于招安,原著里有不少朝廷將領所以會上梁山,第一個關鍵原因自然是“上應星魁,意氣相投”,第二個重要緣由,則是宋江對于被梁山打敗的朝廷將領,都有招安的許諾和暗示,所謂“歸順之心已久,報效之志凜然”。 正因為知道落草為寇只是過渡,最終還能回朝廷當官,這些將領才會干脆的投效,否則如果一輩子當強盜,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是出身高貴的幾人,顯然不會愿意。 比如此刻正目光炯炯地觀察著宮城局勢的另外兩位將領,關勝和呼延灼。 相比起楊志的匹夫之勇,埋頭先登,這兩位熟讀兵書之人,就有了統帥指揮的模樣,重兵法韜略。 但在派出三波試探進攻后,神情亦是變得越來越沉重,關勝開口道:“賊人士氣高昂,準備充分,何相公命令我們在日落前必須奪回宮城,你可有把握?” 呼延灼沉聲道:“若有攻城利器,或有一線機會,若無攻城器械,別說今日,恐怕再過數日,也難以取勝!” 關勝回頭看了一下,濃眉皺起:“何相公所見不錯,不能再拖延了,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呼延灼也發現了,皇城四周的街頭,百姓越聚越多。 相比起直接受到異族侵略的北方,南方的百姓無論是沒有這份切膚之痛,還是更加沉重的賦稅壓力,對于北方戰事的興趣都相對較少,但這發生在自家門口的又不一樣。 一國的皇宮被占據,居然遲遲無法驅逐反賊,每個過路的百姓都觀望著、議論著、傳播著,恐怕要不了多久,整個金陵都會知道,官家的皇宮被人霸占了一半,朝廷束手無策…… 呼延灼抿了抿嘴,低聲道:“沒有別的辦法,與楊志一般,強攻吧!” 關勝輕輕撫須,嘆了口氣,面對這么一個層層掣肘的局面,就算討論再多,終究拿不出什么高明的戰術運用,最后還是落在正面強攻上:“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