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二十五章 總教頭大婚!-《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1/3)頁

    “林義勇大婚!!”

    “總教頭大婚!!”

    對于其他州縣的普通百姓來說,這只是一個宜婚嫁的正常日子。

    但對于燕云,尤其是燕京的百姓來說,今天卻是大喜的日子。

    一大清早,百姓們就涌上街頭,熱切期盼這一刻的到來。

    古時候的婚禮講究“晨迎昏行”,早晨去迎親,將新娘子接到家里,黃昏的時候正式舉行儀式,所以婚字拆開,是一個“女”和一個“昏”。

    而正是知道百姓太過熱情,恐怕晨迎的時候就涌上街頭,一大早同樣出發的,是一輛輛樂車。

    外面披上從遼國商人那邊掏來的各種獸皮,車上有身穿華裳的樂工,吹拉彈唱,招搖過市。

    在每輛樂車的周圍,又有雜技百戲,藝人們跑旱船、鉆火圈、走繩索、吞鋼劍、摔交撲戲、舞馬斗雞……

    這一幕幕場景,不僅是酷似汴京之時的節日氣氛,里面不少藝人就是在汴梁待不下去,又不愿去水土不服的南方,干脆北上燕云的。

    相比起這些流動的樂車,兩側的店鋪人家倒是遜色不少。

    燕京雖然在遼國五京里面是最為繁華的,但終究跟中原不能比,想要像汴梁的正店彩棚,立起一盞盞絲綢纏繞、金銀為飾的華燈是不現實了,倒也能招來不少樂舞隊伍,在門前載歌載舞,歡唱彩詞。

    至于汴京最繁華的“關撲”活動,沿街也有展開,許多娛樂性質濃重的游戲被保留下來,比如花榮拿手的射彩盤。

    但另一部分被取締,比如賭珍玉奇玩、歌姬舞女乃至直接賭地宅,是被明令禁止的。

    全民賭博的風氣,不可能一下子消失,卻也不能聽之任之,需要逐步改變。

    李彥明確交代衙門,知府楊興也安排了具體監察隊伍,趁著現在的燕京,還不似汴京那般醉生夢死,將這股風氣壓住。

    當然,樂車關撲,舞曲歡唱,主要的目的都是為了吸引百姓注意,善意分流。

    畢竟大喜的日子,誰都不希望派出衙役,強行驅趕人群,但人群涌過來的太多,圍得水泄不通,又實在走不動。

    所以趁著街頭的百姓被那些項目吸引,迎親的隊伍出發。

    李彥一襲紅紗單衣,著白內裙,腳踩黑靴子懷里抱著一只雁,騎在獅子驄上,當先走著。

    身后是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鄉軍的將領、書院的學子、滄州的水師、梁山的好漢,單身的一大堆,個個興高采烈地跟在隊伍里,還有的干脆抬著花瓶花燭、香球羅紗、各類箱匣,朝新娘家進發。

    最中間則有花檐子,又稱花輿,即后人俗稱的花轎。

    相比起宋朝之前迎親所用的是花車,電視劇里常常見到的大紅花轎,是從北宋才開始出現的,《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里面記載得很清楚:“至迎娶日,兒家以車子或花檐子發迎客,引至女家門,女家管待迎客,與之彩段,作樂催妝上車檐,從人未肯起,炒咬利市,謂之起檐子。”

    除了花轎,在北宋才開始出現的,還有迎親隊伍里的樂隊,一路吹奏,歡快的曲子傳出好遠。

    要知道迎親奏樂在宋朝之前,是被視為破壞禮法的,北宋民間開始流行這種形式,并且在文人筆記里面,還影響到了皇室的婚禮。

    《清波雜志》中,就記載了宋哲宗大婚時的一個例子,說“元祐大婚,呂正獻公當國,執議不用樂。宣仁云:‘尋常人家,娶個新婦,尚點幾個樂人,如何官家卻不得用?’”

    這故事基本可以確定是編的,不僅里面的細節與真實歷史不一致,尋常百姓家娶個媳婦,能用樂隊伴奏,官家還真就不能用,但后面皇室婚禮,也確實開始流行這種形式。

    反正無論如何,現在都可以高高興興地奏樂舞蹈起來。

    不僅曲子吹得歡快,還有砰砰砰的響聲。

    以凌振為首,一個個火炮營的匠人,拿著炮管往半空中發射,啪的一下炸出漫天禮花。

    “哇!!”

    街邊的孩子看呆了眼,作為迎親儐相的柴進都被吸引了:“此物倒是新奇,凌主管的火炮研究得如何了?”愛閱app閱讀完整內容

    凌振拍了拍胸脯,自信滿滿地道:“白日還顯不出我這些禮炮的精妙,晚上才見分曉,這一年我也不是虛度,諸位將軍拭目以待便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