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三十九章 方臘:屬于圣公的機會來了!-《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2/3)頁

    何執中一怔。

    趙佶道:“此二人不是號稱萬夫不當之勇,精通兵法么,他們雖出身名門,在軍中的根基卻遠遠不及折種兩家,他們領軍,朕才能放心!”

    “何況這幾人之前都守衛皇城有失,是朕寬宏大量,饒恕他們的罪責,他們也確實感恩戴德,如今楊志守住了應天府,可見使功不如使過,是顛簸不破的道理啊!”

    何執中滿嘴發苦。

    現在這個時候就別玩權術了啊,讓關勝和呼延灼取代折可適和種師道,掌控西軍,這看似可行,但實在是想當然的作法……

    在軍中,論戰績、比威望,關勝和呼延灼都是小字輩,別說跟折可適和種師道相比,就算是西軍中層將領,都有大把戰績輝煌,強過兩人的。

    何況退一步說,就算關勝和呼延灼的能力和威望足夠,只要不是在西軍成長起來的,都會被排斥,邊境將士往往就是聽命于帶領他們的主帥,否則極易嘩變,這也是種家、折家代代在邊境參軍立功的緣故,父親打仗,將兒子帶在身邊,死后也能交托部下,軍心才能穩固。

    難道朝廷就不知道,這些武將世家在軍中根基太深么,不是真的完全信任,聽之任之,而是無可奈何,必須要用這些忠誠度尚可的世家子弟,來支撐邊境的戰局!

    但偏偏這個道理,何執中現在不敢說,否則更加坐實了種家折家以軍為私曲的事實,只能道:“陛下,折種二將對陣西賊多年,素有邊功,近擒田虎,平復叛亂,更應該大大褒獎,若反罪責,恐天下不服啊!”

    趙佶冷笑起來:“放心,不會再有王黼的莫須有之事了,將這些所謂忠臣良將的罪狀,拿給何相看!”

    內侍將一沓厚厚的案錄拿了過去,何執中取來一看,眼睛不禁瞪大:“這是……”

    趙佶胸有成竹地道:“這是折家和種家的貪污罪證,他們在邊境大使錢財,中飽私囊,上面條條項項,都清楚地列著呢!”

    這些罪證是李憲收集的,交予童貫,童貫死后,被其干兒子所得,后獻給賈詳,最終到了趙佶手中。

    趙佶如獲至寶,現在果然派上了用場。

    何執中看著罪狀,手輕輕顫抖起來。

    趙匡胤有言,“文臣縱皆貪濁,都未及武臣一人也”,大宋歷朝的貪污大案,往往都是以武人為主,其中仁宗朝牽扯眾多的公使錢案,更是將西軍諸多將領牽扯進去,包括狄青和種世衡。

    這其實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武將要和邊境的那些羌民部落打交道,而那些羌人很實在,就是看好處,這些將領往往就需要大撒錢幣,用來收買人心。

    所以文臣不貪污很簡單,只拿俸祿,不收賄賂,秉公辦事就是,但武將想要打勝仗,就必須用錢,而這個錢往往是說不清楚的。

    后來明朝有位著名的臣子,在面對類似的彈劾時,也有過這么一番話“臣為國除賊,用間用餌,非小惠不成大謀”,不能以此定他的貪污之罪。

    說這個話的人叫胡宗憲,對應的皇帝是嘉靖,嘉靖對此的反應是“帝以為然,更慰諭之”。

    當然,只要有這類把柄,處置不處置,如何處置,就要看上位者的一念之間,后來胡宗憲還是被嘉靖下獄了,現在趙佶也要用這種罪狀,將折可適和種師道名正言順地拿下。

    何執中大急:“陛下,今時不同往日……”

    然而他未能說完,趙佶就拂袖而起,極為不悅地道:“不必多言,令御史臺審理這場貪濁大案,再著關勝、呼延灼速速入西軍,接管軍權,渡江平叛!”

    眼見趙佶轉身離去,何執中顫顫巍巍地起身,一路恍惚地出了宮城,抬頭看向天上明晃晃的太陽,突然后悔起來,自己不該接任宰相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