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真正到了尚書這個位置,更多的是把控事務的大局,調和各方的關系,最重要的是能守住本心。 高俅和丁潤就屬于政務能力一般,卻信念堅定,恪守本分,再加上漸漸的提升進步,尚書之位多么勝任肯定談不上,但讓他們擔任尚書,還真的比起那些倚老賣老,私心濃郁的臣子要合適。 由此蔡京心中也得出結論:「若所料不差,將來士大夫遭殃,定是從禮部開始,殿下讓國丈任禮部尚書,無形中予以庇護,助其氣焰,等到李尚書一調走,或者告老致仕,就是痛下狠手的時候了……」 這也是他將子婿散入六部的原因,哪怕是任閑職,都能助其隔岸觀火,把握時機。 正要再叮囑梁世杰一番,腳步聲接近,管家在外稟告:「方臘麾下吏部尚書王慶前來歸降,還帶了方杰和方玉葉,宮中傳信,請阿郎入宮議事!」 明德殿內。 眾位紫袍大員入座。 王慶投誠的消息,是洛陽八百里快遞傳來的,群臣傳閱后,確定無誤,頓時大為高興。 盧俊義就笑道:「方杰是方臘的侄子,方玉葉是方臘的親妹,被封為公主,這兩位雖不是其正妻與嫡子,但也是嫡系親屬,他們都投了我大燕,此人已是眾叛親離了……」 花榮、時遷、丁潤等人也紛紛點頭。 然而吳用微微凝眉,卻是持反對意見:「方臘得殿下看重,不同于一般反賊,對于自己家人卻毫無約束之力,著實有些蹊蹺……如果只是逃了一人倒也罷了,但方杰和方玉葉都隨王慶來此,臣擔心有詐!」 這話引發了一場討論,大部分人都覺得不會:「這般使詐,代價未免太大,只待消息傳回,方臘麾下豈不是人心盡失,還如何與我燕軍爭鋒?」 也有部分人覺得:「這方臘或許是自知毫無幸理,又聽聞殿下仁德守信,為了保家人之命,才特意讓王慶作此安排,托妻獻子,卻又不舍顏面,才會如此別扭……」 蔡京保持沉默。 此前關于江淮防線的討論,文武的第一次較量,他險些出丑,也意識到自己習慣于守城,欠缺了主動出擊的戰略安排,自然不敢輕易發表意見。 只是本能地,他又開始觀察那桌案后面的蟒袍身影。 而從這位殿下的眉宇間,蔡京似乎看到了……一抹欣賞? 為您提供大神興霸天的《從李元芳開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九百零四章 現在對待士人多么和顏悅色,將來打下的板子就有多重免費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