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新兵蛋子也就罷了,以前的西軍精銳更是雙目瞪大,議論紛紛:“如此多的軍械糧草,都是朝廷發給我們的?” “西軍從來沒打過這么富裕的仗啊!” “聽說朝廷的重點不是在西北之境上,為什么還會有這么多啊?” “以前要養百萬軍,現在不足二十萬,能一樣么?還有那些為非作歹的惡霸,統統被批斗審問,抄出來的家產都供給各地……” “君上圣明啊!” 韓世忠不關心那些,反正他家窮得沒有惡霸在乎,倒是嘟囔了一句:“可惜沒有好酒……” 自從西軍重組為安西軍和平定軍后,軍紀就完全按照燕軍統一標準了,軍中不允許飲酒,所幸士兵的輪班假期變多,再加上軍餉從不拖欠,每每放假時都可以喝個痛快。 韓世忠極為好酒,覺得自己恐怕熬不到放假的時候,心里暗暗告誡不可觸犯軍紀,但他自己都沒有自信真能忍得住,只能嘆道:“如果有能痛飲美酒的兵種,該有多好啊!” …… 中軍營帳內。 以劉法、劉仲武為首的將領,正聚于一堂,在展開的西夏地圖前商議。 在場的基本是西軍原來的將領,新面孔如史進等本就是陜西人,雷橫等人則是晁蓋在占據關中所封的將領,也早就與西軍 有了接觸與磨合。 這點令上下都深深感慨,對于降將能夠這般放心的,君上的胸襟氣魄可見一斑,士為知己者死,他們這些將士更要時刻做好準備,朝廷命令一下,立刻攻滅西夏。 在軍事行動方面,他們其實很有信心,畢竟西夏的人口數目,全盛時期也不超過三百萬,如今只有兩百萬左右,論國力而言,遠遠弱于宋遼兩國,更別提如今的大燕了,領土也不是很大,三分之二以上都是沙漠,環境非常惡劣。 但恰恰是這樣,西夏實行全民皆兵的軍事制度,平時放牧,戰時打仗,“凡年六十以下,十五以上,皆自備弓矢甲胄而行”,對于草原人來說,這并不稀奇的,但由于物資匱乏,西夏朝廷從不給士兵發放糧餉,全部由后者自行籌集,這就實在可怕了。 因為艱苦條件逼迫士兵對外搶掠財物,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狼一樣的狠勁,北宋邊民為此苦不堪言,后來蒙古滅西夏,都廢了老大勁。 所以對于跟西夏糾纏了半個世紀的西軍來說,如何戰勝重甲騎兵“鐵鷂子”,如何圍剿驍勇善戰的西夏士兵,如何長途跋涉運送糧草,都制定了一條條軍事策略,最難的其實還是如何安定當地民心。 如果全民皆兵,反抗過來,那兩百萬的人口相當可怕,劉仲武是文官出身,氣質儒雅,考慮到昔年熙河開邊的法子:“西夏崇佛,還是要多請些高僧來,讓他們去游說各部……” 劉法知道那異國文化交流團一直在遼東徘徊,主要對付的就是金人,他們這邊屬于次一級戰場,沒可能讓那些高僧全部出動,干脆道:“西夏今年又受了災,各族多有苦難,佛法雖能普度,終究不如糧食實在,我軍如今輜重充足,可以拉攏各部歸順。” 這個之前也討論過,劉仲武持反對意見:“知恩圖報的蕃人仰慕燕廷之名,已紛紛歸順,剩下的就是蛇叔兩端的部族,得了好處,也不會誠心依附,只是搖擺不定,燕軍勢強,不必再走以前老路,當痛擊之!” 劉法年少時火爆,此時反倒耐了性子:“總要恩威并施,可從麻魁軍入手,諸位以為如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