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邦國使節就位,宣讀女真七大罪!」 「為遼屬臣,不遵臣規,欺瞞妄對,此罪一也;」 「撕毀盟約,無端起釁,滅國高麗,此罪二也;」 「擅入金陵,擄帶宗室,弒殺宋帝,此罪三也;」 「犯上作亂,滅遼國祚,弒殺遼帝,此罪四也;」 「無故擅殺,滅佛信徒,焚經毀籍,此罪五也;」 「擄掠百姓,犯境西夏,寇邊大燕,此罪六也;」 「不修明政,兇殘暴虐,掠奪為樂,此罪七也;」 「凡此種種,天理不容,女真入侵,今國祚滅,實乃大燕替天行道,問斬完顏吳乞買、完顏烏雅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等兩百七十二位女真王族與酋首,以儆效尤!」 「準備行刑!」 ...... 「饒命!饒命啊!!」 完顏吳乞買終于坐上了夢想中的單人囚車,被押著進入燕京城外特意興建的刑場。 相比起其他族人的哀嚎,這位金國第二位君主,一聲不吭,徹底絕望。 在大牢內的這些日子,他已經意識到,燕帝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以往就算生擒了統治者,也是獻俘不殺,其實是為了安撫當地的民眾,便于接下來的統治,畢竟急吼吼殺掉造成當地叛亂的反面例子相當多。 可女真滅兩國,殺二帝,以恐懼御下,人憎鬼厭,一旦權威倒塌,各族紛紛作亂,反倒變成了殺之方能安撫民心。 當然,燕帝如果真的要展示仁慈,特意不殺,自然能辦到。 但從這位看似溫和,實則鐵腕的統治風格來看,那前宋的士大夫都被其治的服服帖帖,豈會錯失這種名正言順的立威機會? 果不其然,當七大罪的詔書宣讀完畢,以西夏李察哥、西遼耶律得霖為首的各國使臣,紛紛行大禮拜下,以最洪亮的聲音道:「大燕至尊圣明??!」 李彥抬了抬手:「諸位使節請起,共同觀刑!」 劊子手舉起屠刀...... 斬! 公元1112年夏,大燕滅金,女真罪酋皆處決。 自此這個人數稀少,但后世影響巨大的異族,徹底除名。 而緊隨其后的,就是至尊下達的兩件大事。 建功臣閣! 祭天大典! 畫像入閣,是古代帝王對功臣的最高表彰,著名的功臣閣有六個,西漢麒麟閣、東漢云臺閣、唐朝凌煙閣、南宋昭勛閣、明朝淮西二十四將和清朝紫光閣。 凌煙閣和云臺閣最為后世熟知,其中的功臣也基本可以稱得上名副其實,紫光閣的地名較為熟悉,畢竟現代也留存,里面供奉的功臣應該沒人能說得全,畢竟有兩百八十位功臣之多。 南宋的昭勛閣爭議應該是最大的,看看里面的名單,文臣里面王安石沒有倒也罷了,那位王荊公在宋朝乃至后面很長一段時間評價都很差,反倒是功績平平的韓忠彥在列,武將里面岳飛早就被***,也沒有列入,殘害忠良的張俊赫然在列。 只能說不愧是南宋,表彰功臣的畫風都不太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