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連電視劇大明王朝提到的藍神仙,都在死亡名單上。 究其根本,嘉靖固然迷信,卻又絕頂聰明,他既希望成仙得道,長生不老,又不會輕易受蠱惑,所以在這一朝靠方術上位,絕對不容易,稍有不慎,就是殺身大禍。 這些方士中,只有兩位得以榮華富貴,壽終正寢,一人叫邵元節,另一人就是陶仲文。 邵元節出身正統,是龍虎山上清宮正一道士,又在嘉靖三年就入京,早期就得到重視,以道教養身之術為那時還體弱多病的嘉靖調養身體,再加上此人「無他方求,祗因帝好齋醮而元節勤事不懈,遂卷顧不衰」,不過明史還是把他入了「佞幸傳」,史書對于這種靠方術上位之人,一向不喜。 陶仲文則是邵元節引薦的,此人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二龍不相見」,皇帝是真龍,太子是潛龍,不預先立太子,并且父子不相見,才能保持無恙。 歷朝歷代那么多皇帝太子都能相見,到這里不能相見了,嘉靖起初也半信半疑,平日里不見,但太子的加冠禮總要去吧,結果見了一面,十六日太子加冠,十七日突患疾,沒多久就死了,嘉靖大為后悔,對此深信不疑,后來一直不見裕王。 而陶仲文做出了不少預言,比如嘉靖南巡時,說是一股怪風繞著御駕盤旋,認為「主火」,結果當夜行宮大火,差點把嘉靖燒死,還是錦衣衛陸炳冒死沖入,將嘉靖背了出來。 如此種種,嘉靖對于陶仲文恩寵更甚,封他為真人,禮部尚書,拜少傅、少保、少師,一人兼領三孤,今年祈雨成功,更進封為恭誠伯,封了爵位,位極人臣。 相比起邵元節在十幾年前就死了,七十五歲的陶仲文,正是當今道門最有權勢的人,又得皇帝恩寵,一個同姓陶的道士,號稱出身神霄派,確實會令人聯想,兩者之間會否是親屬…… 但這種事情是心照不宣的,畢竟這種通天的關系,除非當事人承認,別人根本不能提及,否則就是朝那位真人臉上抹黑。 相比起張環,何竟更是想到在刑部任職的族兄,都在無孔不入的錦衣衛密探下不敢胡言,雙腿一軟,竟是險些栽倒在地。 「告辭!」 李彥輕松得到情報,也不再停留,拱了拱手,帶著女鬼走出院子。 他靠邊走路,腳步不急不緩,女鬼悠悠地飄在身后的陰影中,看向南京城。…. 上次來這座六朝古都,還是以「左命」的身份,率眾圍堵大宋皇宮,拯救青天高求。 現在自是大不一樣了,且不說兩個世界不同,即便是同一個世界,悠悠四百多年歲月,都是滄海桑田。 而最令李彥注目的,是街上行人的腳步匆匆,眉宇間的愁容,還有交談里面最常出現的兩個詞匯,「***」「倭寇」。 宋朝時期的南方民眾,對于遭受異族侵略的北方,有一定程度的關心,但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活,賦稅名目會不會增多,會不會變得更加嚴苛…… 而這個時代的南方民眾,已經不得不關心北方局勢了,因為與自己的利益切身相關。 就在兩年前,北部邊軍糧餉不繼,兵部就拆東墻補西墻,把本該供應南京的糧餉優先轉運給邊軍,導致南京倉儲嚴重不足,后面還會削減軍餉,最終在歷史上的十年后引發兵變,反抗的士兵將兵部侍郎當街吊死,南京的文武百官嚇到狼狽逃竄的地步。 這是內部壓力,外部壓力那就更大了。 倭寇! 以前南方沒有外敵的侵擾,現在倭寇的出現,則讓南方各城鎮也連年陷入戰火之中,并且不比北方有明長城,從海邊登陸的倭寇往往防不勝防,令沿海地區的百姓苦不堪言。 所以北方***打進長城,南方人聽到消息后,也是很慌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