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神醫,有百草廳陳少東家的信。” 李彥煉完一爐丹藥,剛剛走出丹房,就有下人呈上信。 雖然做得極為巧妙,但信還是留下了被翻看的痕跡,李彥眉頭微皺,拆開看了起來。 陳景琦在信中寫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杜九娘已經安葬,并且定了掃靈人,年年供奉祭品。 這個世界的陰間鬼類,還真的需要陽世的供奉,才有可能過得更好,陳景琦做得很盡心。 只是想到杜九娘可能已經落得個永世不能超生的下場,李彥輕輕嘆了口氣。 第二件事,是百草廳的生意并未受到影響,但消息已經傳開。 相比起換頭,李彥和陶道人約定的丹藥賭斗,原來并沒有多少人關注,現在陶道人一死,倒是變得家喻戶曉。 城中也漸漸出現了一些不友好的聲音,指責他咄咄逼人,得勢不饒人。 甚至還有一種極為險惡的說法流傳,陶道人本來能煉制“凈息丹,解除疫病,成為活人無數的神醫,李時珍見了心懷嫉妒,故意作梗,將其逼死。” 如果說前者還只是無心之失,后者就是心懷叵測了,有人要徹底毀了他的名聲,讓神醫跌落神壇。 對此李彥神態平和,繼續往下看。 第三件事,則是錦衣衛的調查情況。 進度不容樂觀。 但凡案件,死的越怪,真相越難以掩蓋。 可陶道人的死亡,似乎就是一件普通的自殺案件。 多名仵作反復檢查,都沒有他殺的痕跡,甚至有經驗豐富的仵作提出,陶道人吊死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四更天道五更天的時間,并且動作果斷迅速,沒有半分遲疑,所以打更人才沒有更早看到,那連法術遮蔽都不需要。 而尸體至今存放在錦衣衛指揮所里,日夜都有人嚴密把手,卻并無任何異常。 既沒有賊人想要焚燒尸體,毀尸滅跡,尸體也沒有任何起死回生的跡象,倒是沒有腐爛發臭,不知道此人身前是否服用了什么特殊的丹藥。 但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陶道人就算準備死而復生,這般愚弄大眾,也休想立足了. 朱七沒有放棄調查,錦衣衛在周邊走訪,沒有打斗聲,沒有目擊者,又去陶道人居于南京的住處,倒是確定了一條新的線索,不久前魏國公徐鵬舉去找過陶道人。 在朱七的逼問下,徐鵬舉承認了他希望對方在接下來的丹道比試中認輸,否則以后“凈息丹”的煉制,就得不到南京勛貴的配合了。 這件事從側面證明了,陶道人還真會想不開自殺,畢竟“凈息丹”是其證明自己本領的最佳捷徑,現在卻要逼著他向自己的敵人強行服軟,羞怒交集之下走了極端,也不是不可能。 而這筆賬,也會算在李神醫頭上,因為那些勛貴是打著為李神醫出面的招牌,對外解釋也是越描越黑。 李彥放下信件,沉吟片刻,神情并無異常,繼續曬著太陽,積蓄法力。 “此人真的沒什么反應?” 當傳信的仆人將觀察到的情況稟告,徐鵬舉眼神陰沉下來,身邊一群年邁的勛貴,臉色同樣變得極為難看。 在場眾人,沒有絲毫逼死陶道人的歉然,有的是沒能拿捏住那位神醫的遺憾。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勛貴,更是慢吞吞地道:“世上沒有人不愛惜名聲,尤其是這些醫者.臭名昭著了,誰還請他看病?咳咳,消息再多散一散.不怕他不急!” 造謠污蔑的事情,權貴們可干得太熟練了,但提議卻沒有得到多少人同意。 反倒是有人道:“這件事恐怕逼迫不得,真要被發現是我們所為,生了仇怨,誰敢給他換頭呢?那可不似藥物,還能找個人來試一試的!” 徐鵬 舉也道:“若能強逼,廠衛還會那般客氣么?楊公公三番五次想請李神醫北上,都被拒絕,那位東廠公公都沒有強來,不正是忌憚這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