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到了紫禁城外,午門前依舊亂糟糟的,所幸陸炳站了出來,錦衣衛和司禮監通力合作,將各部召集,以最快速度整理隊伍。 錦衣衛的職責,本來就包含了儀仗任務,天子恩賜的飛魚服、繡春刀,也是為了站在身邊,顯得格外精神好看。 此番他們更是領守衛、儀仗、司樂之責。 所有錦衣衛身著統一甲胄,手持金瓜斧鉞,高舉大纛,從午門一直排到正殿丹墀。 教坊司的樂隊抵達,典牧所把平時豢養的駿馬、犀牛和大象都給牽了出來,列于皇極殿兩側。 專糾百官儀表言行的糾儀御史忙前忙后,傳制宣表等官員也都各就各位。 「到沒到齊?再等半刻鐘,沒來的,就不要來了!」 陶仲文帶著陶世恩抵達午門時,就聽到陸炳洪亮的聲音維持著現場的秩序,然后很快發現了兩人。 在百官的側目中,這位大都督龍行虎步,敵意幾乎不帶掩飾,來到陶氏父子面前,冷著臉道:「陶真人!」 雖然知道父親有解決這位的辦法,但看著如猛虎般的漢子往面前一立,陶世恩還是不自覺地垂下了頭,沒敢與之對視,陶仲文則淡然一禮:「陸都督!」 「哼!」 陸炳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只是連抱拳都懶得做了,掉頭又去安排別的官員。 在錦衣衛、司禮監和御史的厲聲催促下,松松垮垮的官員隊伍總算有了些模樣,厚重悠揚的鐘鼓聲及時響起,午門緩緩打開。 百官由左、右掖門入,來到丹墀東西,朝北肅立。 「陛下起駕!」 同時穿戴好袞服龍冕的嘉靖,終于從西苑出來,伴隨著演奏的大樂,導駕官走在最前,尚寶司官員手捧御璽,跟在后面,由錦衣衛護駕的帝輦跟在后面,一起朝著皇極殿而去。 萬幸的是,這座十二年未上朝的宮殿,并沒有破敗,內侍打掃得很干凈。 當嘉靖在龍椅上端坐,殿內明扇徐徐打開,珠簾緩緩卷起,御璽置于寶案后,浩大沉凝的氣氛立刻彌漫,皇權威嚴以最為正統的方式回歸。 「排班!」 在一陣雜亂的步伐中,百官變為入殿的隊形,整齊排列好,魚貫進入。 真正邁入朝會之地,嚴世蕃、陶世恩 這種十二年前還未有資格上朝的,態度更多的是好奇。 嚴嵩、陸炳等臣子則是感懷了。 尤其是嚴閣老,手持象牙笏,顫巍巍地邁入皇極殿的時候,都有些恍惚。 令他感到慶幸的是,正如嘉靖那次親自下旨剿倭,這次的朝會也僅僅是為了神龍入京,曇花一現,并不是真的會形成慣例。 令他不安的是,那位造成這一切的李時珍,以這種方式來到京師,愈發不像是閑云野鶴…… 「山呼!」 容不得多想,贊禮官的聲音回蕩在殿內,韶樂聲起,百官朝嘉靖跪拜行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以前聽著這臣下對君主的祝賀之辭,嘉靖并沒有什么反應,因為史上并無真正萬歲的天子,但如今神道重新復蘇,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期,或許就不再是祝頌…… 「眾愛卿平身!」 百官起身,聆聽圣諭,而嘉靖剛要開口,目光陡然凝固,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此舉讓殿內群臣驚詫莫名,下意識地順著這位萬歲的視線側目,也瞬間動容。 因為一道白色光柱從天而降,落在皇級殿前,兩道身影從中舉步邁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