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布隆伯格-《美利堅財富之路》
第(2/3)頁
但其實類似CAA這樣的公司,哪怕是巨頭,利潤其實也就那樣。
CAA在90年代中期,便擁有550名員工,簽約大概1400名好萊塢頂級人才。
可是公司的年收入,也才剛剛超過1.5億美元。
發展到2000年的如今,CAA更強了。
員工已經超過600人。
但是去年的年報收入,也才剛剛超過3億美元.
這還是收入,不是利潤.....
算利潤的話,估計一億美元不到。
所以現在,多家投行對CAA的估值,大概也就在12-15億美元左右。
亞伯先前溢價收購的11%股份,算上溢價,也就1.9億美元左右。
別說與金融公司相比,就算是和其他行業的中大型公司相比。
CAA的這份年報和市值都不怎么樣。
但在這個年代,做到這樣的CAA,卻已然是娛樂經紀行業里的巨無霸。
也正因如此,
CAA正在謀求轉型。
只是CAA膽子小,不敢向其他領域發展。
暫時只想著,向其他商業經紀領域轉型。
不敢亂投資,目前他們開始重點關注商業體育領域。
比如NBA、NFL、NHL這些商業體育聯盟。
同時還在籌備走向世界,開始向海外籌建分公司。
但....也就那樣了。
哪怕是未來上市之后,CAA市值最高的時候,也都沒超過百億美元。
市值長期都在40-60億美元左右徘徊。
所以從投資角度來看,CAA的回報率真的不怎么樣。
要不是亞伯的目的是傳媒界,CAA是非常適合的一個跳板。
不考慮這個的話,CAA這個體量的公司,他絕對不會這么認真。
再怎么說,說再好聽。
像UTA、WME、CAA這樣的公司,說白了其實就是中介行業。
中介行業賺錢,只能靠傭金。
傭金還要給員工大量抽取分成,最后剩下來的才是利潤。
這種模式,規模再大也就那樣。
大概也正因如此。
布隆伯格在出售CAA股份時,才會顯得這么的隨意。
控制CAA,難度不在于資金。
在于它的股份太過分散,并且股份這樣分散,一定程度上對它本身的經營是有好處的。
就算是亞伯,其實也沒想把CAA給私有化。
真的將它私有化,那勢必影響到它的經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