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大家不再忌憚他。 大家都想在史密斯身上,像高盛、雷曼或者美林一樣,看能不能扯下一塊肉下來。 哪怕其實很多人都知道。 那幾次史密斯資本失敗的操作,很可能不是亞伯做的。 但在這些人眼里,在那幾次以后。 就仿佛亞伯·史密斯,于資本市場上不破的金身出現(xiàn)了裂痕一樣。 大家都開始了試探,大家都開始了監(jiān)視。 大家都想在史密斯資本接下來的行動中,看能否狙擊一番對方。 大約三個小時后,12月28日中午時分。 華爾街的巨頭們,大部分都已經(jīng)查清楚了。 進入安全屋狀態(tài)的史密斯資本的投資方向。 是外匯! 亞伯·史密斯玩的最多,利潤也最多,同時也是風險最高的金融品種。 大家發(fā)現(xiàn),這次史密斯資本把大量資金,投入了美元/日元這個貨幣兌里面。 這次史密斯資本,大部分的資金都是通過太平洋商業(yè)銀行來運轉(zhuǎn)。 另一部分資金,通過富國與花旗銀行。 不再像以前一樣,和那些投行們親密無間。 這讓那些華爾街投行們,只知道史密斯資本這次的資金量很大,本金最少在十億美元以上。 但是確切的資金數(shù)量,還有資金的確切流向,就沒辦法捕捉到了。 有了自己資金周轉(zhuǎn)中心的史密斯資本。 它的投資情況和資金流,已經(jīng)沒辦法完全監(jiān)視了。 華爾街巨頭們,只能通過大概的資金流向,判斷個大概。 史密斯大樓。 三樓交易大廳里。 中午時,亞伯正在看著屏幕墻上美元/日元的貨幣兌情況。 確實就像那些華爾街巨頭們,探查到的一部分情報顯示的一樣。 這次史密斯資本,盯上的就是美元/日元這個貨幣兌。 確切的說,史密斯資本在建倉做空美元/日元。 如今美元/日元在107.700位置。 1998年以來,美元/日元牛市已經(jīng)走了快三年。 2000年后半年的美元/日元牛市,來到了107的位置左右。 在這個關(guān)口,國際炒家和霓虹小柜子本國投資者在態(tài)度上有些分裂。 一半人堅持認為,這次日元或許可以走到1994年、1995年的100,甚至90多的匯率。 這部分人與霓虹小柜子本國國內(nèi),還有那些相對來說比較看好霓虹經(jīng)濟情況的人做出的判斷類似。 另一半人認為,日元不可能再走強下去了。 因為繼續(xù)走強下去,就要極大壓制霓虹這種出口型國家的經(jīng)濟了。 另外市面上,也有很多長線多頭們開始平倉了。 支撐美元/日元上漲的力度也越來越小。 一旦引起大規(guī)模多頭平倉的話,美元/日元也將在新年舊年相交之際暴跌。 但這些其實都不是亞伯的分析。 讓他做出這個判斷的原因很簡單。 他的天賦告訴他【長達三年的美元/日元牛市,將迎來一次巨大回調(diào)】 為此,整整一個上午,史密斯資本已經(jīng)建了5萬手空頭。 平均建倉位置是107.500位置。 這讓史密斯資本目前還是浮虧的。 持倉10手美元/日元的空頭單子,波動一個點就是50萬美元,目前浮虧是一千萬美元。 這一千萬美元對于亞伯來說只是毛毛雨而已,亞伯壓根不放在心上。 但負責操作的史密斯資本的操盤手們,還有大衛(wèi)·梅隆已經(jīng)有些擔憂起來了。 因為在這之前,由亞伯主導(dǎo)的資金投資中。 從頭到尾,幾乎都很少出現(xiàn)過浮虧的情況。 就是一直贏贏贏。 這還是史密斯資本的賬戶上。 做出亞伯的要求時,首次出現(xiàn)浮虧的情況。 大家心里都出現(xiàn)了細微擔憂的時候。 亞伯則要求史密斯資本建倉,繼續(xù)做空。 不過他讓史密斯資本,在建倉的速度上不要太快。 這是因為哪怕是以他現(xiàn)在的金融知識。 也知道在這種情況下。 如果建倉太多太快,一次性放空十幾萬手美元/日元的空頭單子的話。 估計市場消化不過來,很容易造成美元/日元暴跌。 亞伯可不想這么干,天賦讓他盡可能在最高區(qū)域吃到更多的貨。 那樣可以讓利潤保持得更高。 此刻正是下午一點。 亞伯看到如今美元/日元再次沖到了107.500位置,當即就做空了1萬手美元/日元! 這種做法,立馬將美元/日元打下去了5個點,才被支撐住。 隨即美元/日元,開始震蕩。 過了5分鐘后,再次沖了上來。 亞伯當即再次做空了1萬手,再次將其打壓下去。 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反復(fù)復(fù)的很多次,美元/日元再也沖不上去107.500位置了。 它此刻正在107.400位置上方震蕩,但是在107.400位置支撐力度還是很強。 看到此刻美元/日元的走勢,符合自己“天賦”中的判斷。 這讓亞伯在冷笑著——這回讓你們看看,什么叫華爾街大空頭! 從早上到現(xiàn)在。 史密斯資本一共在107.500位置處,做空了5萬手美元/日元的空頭單子。 目前史密斯資本,一共持有著10萬手美元/日元的空頭倉位。 浮虧已經(jīng)高達三千多萬美元。 十萬手標準倉,要是不用杠桿的話,要一百億美元才夠。 史密斯資本的自由資金,目前就只剩下三十億美元左右。 不用杠桿,根本不可能撬動得起這么大的資金。 所以這次的投資,史密斯資本一樣用了杠桿。 只不過因為信不過華爾街那些投資銀行。 這次史密斯資本的保證商,就只剩下三家銀行。 分別是太平洋商業(yè)銀行,富國銀行和花旗銀行。 其中五成資金來自美國太平洋商業(yè)公司,另外五成由花旗和富國銀行負責。 雖說花旗和富國兩家銀行,也是華爾街的一份子。 但再怎么說,花旗和富國兩家銀行的主要業(yè)務(wù),還是在商業(yè)銀行這邊。 這遠比比其他投資銀行更加可信一些。 再加上它們資金雄厚,支撐的起史密斯資本的資金需求。 兩家銀行,分別給了史密斯資本8倍的杠桿。 亞伯在這兩家銀行的保證金都是10億美元。 換句話說,他在這兩家銀行可以撬動總額160億美元的資金。 剩下的太平洋商業(yè)銀行,杠桿就非常夸張了。 亞伯在太平洋商業(yè)銀行的保證金,一樣是十億美元。 但太平洋商業(yè)銀行,給了他二十五倍的杠桿.... 他在太平洋商業(yè)銀行的十億美元,可以撬動的資金為二百五十億美元。 這么大的資金,這么夸張的杠桿倍數(shù)。 這在其他任何銀行幾乎都是不可能的。 但誰叫太平洋商業(yè)銀行,是他個人的全資銀行。 只要他這個老板愿意冒險,只要太平洋商業(yè)銀行有足夠的資金。 他就算用一億美元,來撬動這么多資金。 在手續(xù)和法律上,也完全也講得過去。 這就是有一家自己的銀行,并且資金量足夠的話的好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