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這款原型機,最重要的是三部分。」 「分別是電池,電控管理,以及電機?!? 「.其電池組板,由10組電池組串聯而成。每組電池組由444節鋰電池,每74節并聯形成。」 「也就是說,這臺車用了50電池,電池品牌是索尼最新款的18650電池?!? 「電池板中的10塊電池組均衡平鋪在殼體上,整體結構緊湊,平鋪有利于散熱;每一組電池組由六組單體電池包串聯而成?!? 「總蓄電量大約為46.8千瓦?!? 「電機目前用的是三菱電機的。」 「因為是原型機,這些都是直接采購的外部產品?!? 「目前整輛電動車上下,唯一有我們自己技術的產品,就是電控系統了?!? 科研棚里,漢斯教授在數十人面前,對亞伯侃侃而談。 「這輛車子的電池組,由數千節18650電池進行串、并聯組成一整塊電池板?!? 「我們除了要做簡單的整合工作,還需要考慮到電池內部的散熱性能,以免電池板內部溫度過高造成故障,同樣還要考慮到冬天氣溫過低帶來的電池性能下降問題?!? 「我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先開發了一套電控管理。目前這套電控管理完美,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這些問題。」 亞伯聽了漢斯教授說了快有十分鐘,他忍不住舉手打斷了漢斯教授的長篇大論。 亞伯開口問道: 「也就是說,除了電控技術以外。其他的買的都是現成的了?」 漢斯教授大方點頭承認: 「是的。因為您太急了。您想要馬上看到原型機,目前只能用這個辦法?!? 「真正的科研。尤其是這種走在時代前端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 「電池技術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夠研究出來。隨后的生產也需要時間?!? 「電機簡單,但市面上已經有很好的產品,我們也可以直接采購?!? 「唯一能馬上見到成效的,那就只有電池管理技術了。」 亞伯聽了他的解釋,微微點頭。 亞伯自己也記得,平行時空中的特斯拉。 它的第一輛產品,就是除了電控技術是它自己的,其他全都是外面買來的組裝產品。 那個特斯拉這么做,這邊的特斯拉在自己要求盡快見到成效的情況下。 同樣也這么做。 那就意味著這種做法,應該是時間與成本方面最低的選擇了。 但亞伯很清楚,自己的特斯拉,是不會走平行時空的特斯拉走的那一條路的。 馬斯克的特斯拉確實是獲得了成功。 不管是他自己,還是特斯拉的股東們,都靠著特斯拉賺到了很多錢。 但如果僅僅只是賺錢的話,亞伯完全沒必要折騰這樣一個技術都不成熟的東西。 亞伯有更多的地方,更好的辦法,能夠做到更快的賺錢。 亞伯之所以選擇電動汽車這條賽道。 是因為這條賽道,若是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話。 它絕不會比傳統的汽油汽車工業來的小。 而汽車工業,基本上是現代工業當中,承載能力和帶動就業能力最強的一個行業。 看看德系車和日系車,直接養出來了兩個世界前五的經濟強國就知道了。 以霓虹人為例。 霓虹的汽車制造業,直接、間接雇傭的產業工人有540萬人。 &萬人背后就是500萬個以上的家庭。 輻射人口超過1000萬人以上。 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鏈中的工人,收入在普通人階級中都是中間偏上階段的。 這批人和他們的家庭,屬于霓虹的社會中堅。 再說德國,德國大約有3500萬左右的就業人口。 而在這三千五百萬人之中。德國汽車產業工人(包括間接就業)占據了530萬人左右。 和霓虹人差不多,汽車就是這兩個國家的主要命脈產業。 從這就看得出來,汽車工業絕對是現代工業,在社會就業中的頂梁柱。 最后再說美國,美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衰敗了幾十年。 那條觸目驚心的「繡帶」,就是美國汽車產業衰敗的痕跡。 亞伯手上有最新的美國汽車工業的數據。 去年2000年,美國的汽車產業鏈占據美國的GDP只剩下7%左右,整個產業只剩下上百萬人左右。 和霓虹、德國一比,可以說已經非常衰弱。 亞伯選擇電動汽車作為自己產業中的三駕馬車之一。 就是因為他想要,提前打造電動汽車產業這個產業。 并且直接把產業鏈,放在美國國內。 不說做到像霓虹和德國那樣,直接、間接就業人數五百多萬。 亞伯自己,則打算在近期返回一趟德克薩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