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各方關注-《美利堅財富之路》
第(1/3)頁
敲鐘儀式有什么意義呢?
紐交所官網的解釋是:
“開市和休市的敲鐘儀式,提供一個讓你的公司,還有公司發展里程碑獲得充分報道的獨特平臺。”
生意之道,媒體聚焦,無可比肩,俗語就是作秀。
今天史密斯傳媒上市,絕對是這個出現還不足兩年的新公司,非常重大的里程碑之一。
通過現場的報紙、雜志、電視臺傳播出去,也存在非凡的紀念意義。
“亞伯,去展示你的風采吧。我們就不打擾了。”
跟著亞伯,一起從外面出來,在眾人面前展現、算是為亞伯站臺的摩艮、洛克非勒,笑著對他說。
亞伯輕輕點頭,走向已經為他準備好的舞臺。
在那里,紐交所董事長理察德·格拉索打頭陣,身邊跟著紐約交易所的高管團隊。
其次是各大承銷商派出來的代表,加上史密斯資本,今天到場一共11位,由大衛·梅隆率領。
這就是史密斯傳媒的承銷商們,散戶或者其他機構,想要第一時間購買史密斯傳媒上市以后的股票,都需要經過他們。
當然,史密斯資本是自己人,能拿到的份額一定是最多的。
至于其他人,能夠加入進來,則是人脈與規模不可或缺。
在這時候,亞伯覺得自己犧牲一點點利益,換來以后的人脈。
以后不管是對史密斯傳媒,還是對史密斯資本,都有一定的好處。
利益均沾,門戶開放,這是美國當年打贏美西戰爭以后,為了開拓全球市場,首次提出的全球主張。
而這句話,一直以來也都是亞伯信奉并且堅持的。
靠著這個理念,他用共同的利益,吸引來了大量的合作者。
為了利益,許多人堅定的和他站在了一起,幫他一起對抗那些自己的敵人、競爭對手。
若亞伯當初是個自私,只肯獨吞利益的人。
那就算他在金融領域,有無敵的天賦,也絕對不可能一路走得這么順利,走得這么的快。
承銷商們的代表之后,則是史密斯傳媒自己的高管團隊,還有員工代表。
有第二任ceo邁克爾·來文,上任ceo羅伯特·艾格。集團總裁邁克爾·奧維茨、理查德·普來普勒、迪蘭等人。
員工代表,則是史密斯傳媒旗下的每一家子公司,派出一個人作為代表。
這方面人數眾多,一共有26個,象征著史密斯傳媒旗下,如今已經有了這么多的子公司。
出來以后,面對這些人,亞伯僅僅打了客套。
他是今天儀式的絕對核心,需要應酬的嘉賓實在太多。
其實今天的儀式持續時間并不長,環節也非常簡單。
八點鐘亞伯進入敲鐘儀式現場,與投資人、合伙人、相關官員碰頭,并接受媒體訪問。
九點鐘他要發表一次致辭,再開香檳慶祝。
接下來是掛牌倒計時。
九點半正式敲鐘上市,開盤交易。所以這場活動只有一個半小時。
此刻史密斯大廈門口人潮擁擠,一千余人匯聚一堂。
史密斯傳媒的自己人、嘉賓們占據一半,這里很多人并非記者,卻也手持照相機,準備紀錄這個歷史時刻。
剩下的一半人,則是來自全美國,甚至全世界的媒體工作者們。
對于世界首富第1家真正上市的公司,不管是財經媒體,還是正經的社會媒體,又或者喜歡搞眼球報道的娛樂媒體。
只要能夠進入現場,能夠獲得批準,通通都前來了。
數百人的嘉賓群體里,剛才已經接受過記者訪問的巴菲特和布隆伯格他們兩個其實是一塊過來的。
兩人剛剛與亞伯照了幾張照片,就站在一處角落閑聊起來。
“邁克爾,老實說,我有點后悔入股入少了。”
巴菲特對紐約市.長說,“一開始的時候,亞伯是肯讓我持股10%的。可當時我不看好娛樂行業,但現在看來,這又會成為我職業生涯的一個小污點。”
老頭開玩笑的說:“以后那些媒體報道我,會說“就是因為固執,巴菲特本來應該多賺幾十億美元,但最后他沒有賺到,而那是許多人做夢都找不到的好機會。”。”
看著故作幽默的巴菲特,布隆伯格笑了笑。
兩人的關系,原本是沒有多好的。
一個是油人代表,一個是美國中部群體的代表。
排除了布隆伯格彭博社的因數以外,兩人甚至有些若隱若言的對敵。
好在出了一個亞伯,因為同是他的朋友的原因。
如今二人的關系也算良好,在許多方面有展開合作。
“其實我也很后悔。我在紐約,當時有更早的機會接觸他。甚至在他成立公司,第1次招聘的時候,我就有機會入股他第1家公司了。”
那時候的史密斯資本,尋求了彭博社的技術支持。
當時大衛·梅隆開玩笑,問布隆伯格有沒有興趣入股。
雖然大衛當時的話,大概率不會被作數。
因為不管什么時候,史密斯資本都還是亞伯說了算。
可那多少也是個念想。
布隆伯格開解巴菲特,“但那個時候,誰又會相信一個德州來的年輕小伙子,能夠創造現在的這一切呢?哪怕那時候,他已經非常的驚才絕艷了。可是,沃倫你知道的,華爾街每年都會出好幾個那樣的天才。他們很多,就是沒辦法像亞伯那樣持久,也沒有像他那樣夸張。”
巴菲特輕輕的點了點頭。
布隆伯格這句話說的不假。
別看亞伯一開始在華爾街的戰績,就出色的過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