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屆時宴會的模式,會是這十幾年以來在歐美非常流行的冷餐會模式,其實就是自助餐模式。 除了東道主,大家到時候都沒有固定的位置,哪里都可以坐,哪里都可以取到食物和酒水。 主要是嘉賓們的身份都十分尊貴,傳統坐席的話座位怎么排都不對,干脆就用這種模式了。 在宴會大廳外面,是已經掛上各種漂亮霓虹燈,裝飾的美輪美奐的室外庭院花園。 到時候那里,也會是宴會的主要場地之一。 參與的賓客們,需要聊天場地時可以選擇到外面去。 現在是紐約的夏天,氣候最熱的時候。 晚上的室外,只要不下雨,比室內要舒服多了。 一路游覽下來,亞伯微笑著和路過的侍者點頭示意。 和其他富豪不同,大部分的富豪們搞這種大場面,用的侍者和派對家政人員,大都是直接雇傭相應的高級家政服務公司的人。 這些公司專為富豪們服務,很專業收費同樣也很貴。 往往一場百人以上的宴會舉辦下來,不計算各種酒水、食物的費用。 只是這些人員的雇傭和勞務費,就要花十幾萬美元甚至更多。 但現在亞伯并沒有雇傭外面的那些高級家政公司。 周圍的侍者,實際上幾乎全都是巖石安保的工作人員客串。 就連調酒師、廚師里面,很多也都是非專業人員,都是巖石安保的人。 因為在亞伯看來,這種規模這種檔次的宴會,嘉賓們根本不會看重酒水和食物的美味。 只要衛生干凈,不是實在特別難吃,那就足以應付了。 關鍵還是能夠控制場面,保證安全。因為很多時候,這種宴會的侍者、服務人員,是最容易混進那些外來別有目的的家伙的。 不過雖然家政這方面巖石安保不夠專業。但亞伯看著十張長桌,相對的座椅之間的距離并不狹窄,桌上的每一套餐具都無比的潔凈,餐刀餐叉都在光線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每套餐具面前都擺放著大小不一的三個晶瑩剔透的高腳杯。 桌子上每隔兩個位置就有一個長條形的果籃,里面放滿了新鮮色彩鮮艷的時令水果。 看著就很整齊,很專業的樣子,他這才放下心來。 亞伯十分滿意宴會的布置,簡單干凈,不奢華,他今晚邀請的客人可不是些亂七八糟的二代,或者什么有點名氣的社會名流這種閑人,更不是追求奢華的好萊塢人士。 這次邀請的大部分是美國金融界和正界的實權人物,而且亞伯這次放出的邀請函數量其實并沒有十分的夸張,只有200份。 算上有人會帶女伴或者朋友過來,大概會有400多人到來。 這樣的場面已經足以應付。 但不管是紐約,還是美國其他地方,有更多有資格的人其實是很想來的。 畢竟就連洛克非勒、摩艮和切尼這種大人物都會出席,可想而知這次晚宴的規格了。 有資格能來還想來的人,亞伯要是全部邀請,估計會超過2000人。 那樣就太夸張了,他知道自己和凱拉根本應付不過來。 所以對邀請嘉賓的名單,他就只能按照身份高低和與自己個人關系的遠近來作出選擇。 那些有資格并且想來,但沒有收到邀請函的家伙。 只能說要么就是他們身份真的不夠,哪怕是紐約副市長或者議員也一樣。 要么就是和亞伯關系比較遠,平時不怎么熟。 有限的邀請函,讓這次宴會的等級似乎變得更高了。 也因此這次晚宴的邀請名單,還引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風波。華爾街大部分實權人物都受邀參加了,但只是大部分,并不是全部。 有一些覺得自己有資格并且也真的有資格的大佬,為此親自找上史密斯大廈,鬧了個不大不小的事件。 對這種事,亞伯以冷處理來對待。 鬧歸鬧,亞伯才不會因此擴大宴會規模。 有限的名單,有限的賓客,會讓前來參加的嘉賓里面的大部分產生一種人上人的自豪感。 久而久之,會讓他舉辦的宴會更受人推崇和追求。 到了明年,他再次舉辦類似宴會時,外面對邀請函的追逐一定會更加夸張。 這是亞伯想見到的畫面。 一來可以滿足他的虛榮心——人都有虛榮心,世界首富也一樣。 二來這樣也有實在的好處,這會讓很多人不知不覺的融入他的圈子,還是自愿并且踴躍的自己做出這種選擇。 搞不好到時候能不能參加史密斯的宴會,有沒有資格參加,會變成紐約甚至美國上層社會的一種門檻。 一種無形的認證。 那樣亞伯的地位就更高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