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日本人的傳統-《美利堅財富之路》
第(3/3)頁
這里的「土」,不是說他們的行為舉止土。而是指他們在地方上屬于原生家族,是地方概念。
在這一點上,霓虹人的風格像極了他們的美國粑粑。如果說美國那邊的本質,是現代魔幻版本的「瓦坎達」部落酋長制的話。
大大小小的部落,在酋長們的控制下聯合在一起,組成了美國這個超級部落。
那霓虹這邊,則是和美國一定程度上很像的現代封建主制。
大大小小的封建主們聚集在一起,形成了霓虹這個國家。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即使到了現代,這個國家90%以上的地方權力和美國一樣,仍然保持在地方的名門家族們手上。
爺爺是議員,爸爸也是議員,孫子照樣是議員。一家人50年出三個市.長或者五個知事,在霓虹簡直太正常了。
像占據霓虹國會席位最多的自泯黨中,就有一半以上的成員是「子繼父業」的世襲議員。有些世襲了三代甚至五代,而國會的全部議員中這種身份的也達到了一半。
真正毫無這方面的關系,靠自己能力或者因緣際會上位的人數量很少,連5%都沒有。
這種情況在地方上就更嚴重了,翻開霓虹許多地方的歷史,能夠發現其牌面人物幾百年下來幾乎都是同一個姓氏。
不同的是以前管他們叫「大名」或者番主,后面他們的稱呼則變成了市·長、知事、議員什么的。
頭銜名字變了,血統卻沒有變。祖先當大名,后代當知事。
這方面甚至就連當年麥上將下了狠手,也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并沒有成功革新這個國家這方面的問題。
是,這些人組成的華族失去了明面上法律的優待,在明面上也沒有了當年的存在感。
但他們真的消失了嗎?那是一個都沒有。
不說三井這些富商出身的財閥,當年的島津家、毛利家、前田家這些大名家族到現在在霓虹的地方一樣有強大的影響力。
比如雖然華族解散,但是在華族內部,他們將之前用于交際和接待的華族會館保留了下來,并以「霞會館」(因地處霞關得名)的名稱繼續維持運營下去。
而且他們在經濟和正治上,仍然對這個國家有著強大控制力。像什么前田育德會、島津家會、立花財團、德川紀念財團等等低調的商業組織,和三井他們關系錯綜復雜,而實際上它們就是這些老牌華族們的代表。
可以說霓虹這種體.制,實際上和美國很像。也就是國土面積小一點,名稱上從州長、參議員之類的,變成了知事、議員什么的而已。
都是地方豪門把持當地大權,在當地選來選去永遠只能是那幾個姓氏的人。
而到了國家和國會的層面,模式一樣如此,選來選去還是那批人和他們的后代……
「對這些,美國人可太好理解了。」
從大坂航空港往市區駛去的車隊中,凱迪拉克怪獸的車廂里,亞伯合上了史密斯智團為他提
供的霓虹本土情況調查,忍不住搖搖頭輕聲自言自語道。
像史密斯家族,在亞伯崛起以前,要是換成在霓虹,大抵上應該也是什么左賀啊或者熊本啊這些霓虹縣的「土」名家族。
既能夠對縣知事的選舉起到極大影響,甚至自己想當也有很大機會可以當的那種程度。
而像灌木家族原來的程度,估計就和麻生啊、細川他們如今在霓虹的地位差不多。
本質并無不同,世襲、血統蓋過一切。
搖了搖頭,亞伯把資料文件丟在一旁,不再關心霓虹人的這些本質了。
他開始欣賞起越來越近的霓虹大坂市景。
亞伯沒去過東京,只覺得大坂的夜景也是很不錯的。
此時夜幕逐漸落下,華燈初上,霓虹的第二大城市似乎也和它的姑娘一樣,羞答答的向亞伯展開了她們最美好的一面。
誰說夜晚是黑色的,大坂的夜晚就像是一幅黑紙上用霓虹燈,LED繪制出的彩色圖畫,充滿了魅力與霓虹燈。
和所有國際大都市一樣,大坂也是由高低錯落的摩天大樓筑起了鋼筋水泥的叢林。若在白天望過去,怎么說也是有一些擁堵和壓抑,總也擺脫不了冰冷的感覺。
而在這樣的夜晚,情形就大不相同,夜晚給了大坂一份有別于東京的媚嫵,一種關西人特有的溫情。
這些體量巨大的樓體透出的或明亮或柔和的燈光,更是增加了玲瓏剔透的觀感。還有那些巨幅的亮化廣告和電視屏幕也在點綴著大坂迷離的夜色。
從汽車的窗戶外望,可以看見蜿蜒逶迤的高架路,道路上流動的車河迎面而來的是亮黃色的燈光和緩緩遠去的紅色尾燈,這是大坂流動的夜晚的旋律。
也是亞伯首次來到霓虹的第一個夜晚,霓虹人和他們的城市給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還算不錯,就像三井冬子和霓虹姑娘們當天晚上,給他留下的印象一樣。
第(3/3)頁